[實用新型]一種高粘度介質靜態混合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8437.6 | 申請日: | 200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581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沈衛東;伍賢生;倪佩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東得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5/06 | 分類號: | B01F5/06;B01F3/10;B01F3/14 |
| 代理公司: | 江門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聘玉 |
| 地址: | 528000廣東省佛山市南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粘度 介質 靜態 混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裝置,特別是一種高粘度介質靜態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混合裝置通常是將待混合的介質放入到載料桶內,通過攪拌漿在桶內旋轉從而將桶內的介質攪拌均勻,當所攪拌的物體為高粘度的介質時,這種攪拌方式一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來供攪拌刀轉動,另一方面所攪拌的時間也比較長,使用起來不方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具有節能且工作效率高的高粘度介質靜態混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粘度介質靜態混合裝置,包括混合通道和套裝在混合通道內的混合芯,所述混合芯由多個混合子芯沿同一軸線連接形成,后一混合子芯相對于前一混合子芯沿軸線旋轉90度,該混合子芯由多組金屬條單元連接而成,所述金屬條單元又由多個金屬條組成,這些金屬條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排排列,相鄰的金屬條之間有間隙;其中,多個金屬條單元在空間平行排放形成一個金屬條單元組,所述金屬條單元組與另一金屬條單元組在空間內相交排放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兩個金屬條單元組正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通過將多個管道端部匯集后再與本裝置混合通道頂部連通,將待混合的各種介質從各個管道口灌入,這些介質通過混合芯時,由于該混合芯內的金屬條排列復雜,所形成的孔道眾多且方向不一,這樣使得多種介質進入到混合芯后其流向不能確定,在流動過程中各種介質之間混合的次數非常多,當這些介質從混合芯流出來后則被均勻混合,本設備在混合高粘度的介質時不需要耗費能量,且混合時間短,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使用新型中混合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使用新型中混合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金屬條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5,一種高粘度介質靜態混合裝置,包括混合通道1和套裝在混合通道1內的混合芯2,所述混合芯2由多個混合子芯3沿同一軸線連接形成,后一混合子芯3相對于前一混合子芯3沿軸線旋轉90度,該混合子芯3由多組金屬條單元31連接而成,所述金屬條單元31又由多個金屬條組成,這些金屬條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排排列,相鄰的金屬條之間有間隙;其中,多個金屬條單元31在空間平行排放形成一個金屬條單元組,所述金屬條單元組與另一金屬條單元組在空間內相交排放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兩個金屬條單元組正交。
使用時,通過將多個管道端部匯集后再與本裝置混合通道1頂部連通,將待混合的各種介質從各個管道口灌入,這些介質進入混合通道1并通過混合芯2時,由于該混合芯2內的金屬條排列復雜,所形成的孔道眾多且方向不一,這樣使得多種介質進入到混合芯后其流向不能確定,在流動過程中各種介質之間混合的次數非常多,當這些介質從混合芯流出來后則被均勻混合,本設備在混合高粘度的介質時不需要耗費能量,且混合時間短,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本實用新型結構使用方便、具有節能且工作效率高的特點,是一種廣泛用于對高粘度介質進行混合的高粘度介質靜態混合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東得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東得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84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