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8124.0 | 申請日: | 200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03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志嵩 |
| 主分類號: | F03G1/02 | 分類號: | F03G1/02;H02K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拉式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工發電的充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手拉式自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電池充電需要使用充電器,目前的充電器有電源才能進行充電操作,但如果在旅游或其它沒有電源的場所,就無法進行充電,像手機等通訊工具如果需要緊急充電,而身邊又沒有電源,就會很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沒有電源也可以進行充電操作的手拉式自發電充電器。
一種手拉式發電裝置,包括基板(1)和固定在基板上的發電機(2)以及固定在基板上的手拉動力發生裝置(3),還包括連接在動力發生裝置和發電機部分之間的傳動裝置(4),其特征在于:動力發生裝置(3)及發電機(2)是在基板(1)的同側,動力傳動裝置(4)在基板的另一側。
所述手拉式動力發生裝置包括拉線(31)、繞線輪(32)、發條(33)、心軸(34)、銅軸套(35),沿心軸(34)的徑向依次安裝有銅軸套(35)、發條(33)、繞線輪(32),心軸(34)和銅軸套(35)固定連接在基板(1)的一側上,繞線輪(32)由兩個分別具有筒壁的上、下端蓋(323)、(324)套合而成,發條(33)的一端連接在銅軸套(35)的條形槽(35?1)內,另一端卡在繞線輪(32)的下端蓋(324)內壁的卡槽(321)內,拉線(31)繞在繞線輪(32)的上端蓋(323)的外壁上,并延伸于基板(1)外。
所述拉線31借由改變的出線方向的一個或多個定滑輪出線。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撓齒(41)、棘輪(42)和連接在微型發電機輸入軸(21)上的齒輪(43),與微型發電機輸入軸(21)上的齒輪(43)咬合的棘輪(42)和繞線輪(32)同軸,端面具有同軸的棘輪形凹孔(421),一對撓齒(41)中心對稱布置在棘輪形凹孔(421)內,撓齒(41)圓頭端的圓柱形凸起(411)活動套連在繞線輪(32)底面的圓柱形凹孔內,尖頭端可以抵住棘輪形凹孔(421)的棘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在無電源的場合更顯現其優越性,使手機等通訊設備不因斷電而無法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發電裝置的側面圖;
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發電裝置的立體圖;
圖3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拉式發電裝置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基板1、微型發電機2、手拉式動力發生裝置3、傳動裝置4,其中,微型發電機2、手拉式動力發生裝置均置子基板1的一側,而傳動裝置置于基板1的另一側,微型發電機2通過轉換電路連接輸出插座。
如圖2、圖3所示:所述手拉式動力發生裝置包括拉線31、繞線輪32、發條33、心軸34、銅軸套35,沿心軸34的徑向依次安裝有銅軸套35、發條33、繞線輪32,心軸34和銅軸套35固定連接在基板1的一側上,繞線輪32由兩個分別具有筒壁的上、下端蓋323、324套合而成,發條33的一端連接在銅軸套35的條形槽351內,另一端卡在繞線輪32的下端蓋324內壁的卡槽321內,拉線31繞在繞線輪32的上端蓋323的外壁上,并延伸于基板1外。
傳動裝置包括撓齒41、棘輪42和連接在微型發電機輸入軸21上的齒輪43,與微型發電機輸入軸21上的齒輪43咬合的棘輪42和繞線輪32同軸,端面具有同軸的棘輪形凹孔421,一對撓齒41中心對稱布置在棘輪形凹孔421內,撓齒41圓頭端的圓柱形凸起411活動套連在繞線輪32底面的圓柱形凹孔內,尖頭端可以抵住棘輪形凹孔421的棘齒。
所述拉線31借由改變的出線方向的一個或多個定滑輪(圖中未示出)出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志嵩,未經張志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81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