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7680.6 | 申請日: | 2007-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09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潘云愷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云愷 |
| 主分類號: | F16C19/50 | 分類號: | F16C19/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致信偉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少君 |
| 地址: | 510890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軸承,一般包括軸承外圈及位于軸承外圈內的軸承內圈,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設有可轉動的鋼球,鋼球通過支撐架定位至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所述鋼球可以轉動,從而實現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的相對運動。然后,該種軸承不論是標準件還是組合軸承,在固定到軸上時,只能實現一種運動方式,即只能繞軸承中心線作旋轉運動;而現在軸承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樣就會造成現有軸承應用比較單一,且在實際應用上造成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其應用廣泛,使用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軸承,其包括軸承外圈及位于軸承外圈內的軸承內圈,所述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設有可轉動的第一鋼球,所述第一鋼球通過第一支撐架定位至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之間,所述軸承內圈側表面設有圓形槽,該圓形槽內設有第二鋼球,所述第二鋼球通過第二支撐架定位至圓形槽,且第二鋼球突出于軸承內圈側表面。
作為改進,所述軸承內圈二側表面設有圓形槽,該二圓形槽內設有第二鋼球,所述第二鋼球通過支撐架固定至圓形槽。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軸承內圈上設有凹槽,相應地,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可與凹槽相配合的固定件。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凹槽與固定件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凹槽與固定件通過過盈方式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軸承,由于在軸承側表面設有鋼球,能夠同時實現軸承沿與軸承中心線垂直的方向運動以及其繞中心線的轉動,使其應用廣泛,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軸承的俯視圖;
圖2為圖1所示A-A方向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軸承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軸承,其包括軸承外圈1及位于軸承外圈1內的軸承內圈2,所述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設有可轉動的第一鋼球3,第一鋼球3通過第一支撐架5定位至軸承外圈1與軸承內圈2之間,通過第一鋼球3的轉動,可帶動軸承外圈1相對軸承內圈2轉動,從而實現該軸承繞其中心線旋轉。
在所述軸承內圈2二側表面還設有圓形槽20(當然,也可只在一側表面設有圓形槽),該圓形槽20內設有第二鋼球6,所述第二鋼球6通過第二支撐架7定位至圓形槽20內,在所述軸承內圈2上設有凹槽21,相應地,第二支撐架7上設有可與凹槽21相配合的固定件4,凹槽21與固定件4通過焊接方式連接。當然,也可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且所述第二鋼球6突出于軸承內圈2側表面,以便于接觸其它表面實現其繞軸承中心線垂直的方向運動。
請參照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軸承的第二實施例,其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架7相互之間不相連接,且所述圓形槽20不是通槽,而是單獨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軸承,由于在軸承側表面設有鋼球,能夠同時實現軸承沿與軸承中心線垂直的方向運動以及其繞中心線的轉動,使其應用廣泛,使用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云愷,未經潘云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76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