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座椅扶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5814.0 | 申請日: | 200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78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卓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卓明 |
| 主分類號: | A47C7/54 | 分類號: | A47C7/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325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座椅 扶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扶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座椅扶手,其結構一般如圖1所示,座椅扶手由扶手座1和墊體2組成。其中,扶手座1固定在椅子上;而墊體2則固定在扶手座1上。目前扶手座1與墊體2的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為一體式,一種為可分拆式。一體式的結構是在加工扶手座1時把墊體2與扶手座1一體成型,可是,由于扶手座1需要有較高的硬度,因而墊體2的硬度也較高,這種結構的座椅扶手使墊體2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較差。墊體2與扶手座1之間不能互換,其外形美感也較差。此外,墊體2與扶手座1一體連接,其加工難度大,工序復雜。而分拆式的結構一般是把墊體2單獨加工,然后以螺紋固定的形式緊固在扶手座1上。然而,這種結構的座椅扶手,在更換墊體2時需要工具,使用起來十分麻煩。而且螺紋緊固的連接件均設置在扶手座1的底部,影響了座椅扶手的整體美觀性。因此,現有的座椅扶手結構仍有待進一步改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安裝方便的座椅扶手。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座和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座外沿上設有至少一個凸臺,墊體底部開有空腔,空腔的內壁上設有與凸臺相匹配的安裝孔。
所述凸臺為均布在扶手外沿上的凸塊。
所述凸臺與扶手座之間為一體連接。
本實用新型對現有技術的座椅扶手進行改進,在扶手座的外沿上設置凸臺,并在墊體底部設置空腔,空腔內壁上開有與凸臺的安裝孔。通過凸臺與安裝孔的配合連接,使墊體可套接在扶手座上,無需任何附加零件固定,因而更換時無需任何工具,拆裝均十分方便。同時,扶手座上無固定件外露,提高了座椅扶手的整體美感。
附圖說明
附圖1為現有技術的座椅扶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座椅扶手主要由扶手座1和墊體2組成,墊體2設置在扶手座1上。為了使墊體2拆卸或安裝起來更加方便,在扶手座1外沿上設有至少一個凸臺3。凸臺3與扶手座1之間為一體連接,其形式可以是環繞扶手座1外沿,也可以是均布在扶手座1外沿上的凸塊。墊體2底部開有空腔4,空腔4的內壁上設有安裝孔5,安裝孔5與凸臺3相匹配。拆卸時,只需要把墊體2脫開凸臺3,即可把墊體2拆下。而更換時只需要把墊體2按照凸臺3與安裝孔5位置互相對應,即可把墊體2套接在扶手座1上。本實用新型的座椅扶手通過凸臺3與安裝孔5的配合連接,使墊體2可套接在扶手座1上,無需任何附加零件固定,拆裝均十分方便。同時,扶手座1上無固定件外露,提高了座椅扶手的整體美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卓明,未經吳卓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58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系統圖像廣義消旁瓣方法
- 下一篇:健康管理系統、平臺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