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水空調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3195.1 | 申請日: | 200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361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鐘灼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灼鈞 |
| 主分類號: | F24D17/00 | 分類號: | F24D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華輝 |
| 地址: | 52910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水 空調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的改進,屬于空調器換能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帶熱水器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空調器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用于炎熱夏季調節室內溫濕度,又部分空調器可以滿足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溫。現有的大部分空調器雖然具有高達2.6以上的制冷能效比,但是,其制冷的高效節能特性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而制熱功能更是幾乎沒有得到利用。例如,夏季空調器在制冷狀態時,室外機向空氣排放大量冷凝熱,這些熱量不僅白白浪費,而且成為導致大氣溫度升高、環境污染的因素之一;而日常生活需要熱水時,則通過消耗大量電、煤等能源來取得,同樣浪費資源,不利于環保。
現在,也有人對單一功能的空調器進行改進,用空調器散發的余熱對水加溫后作為生活用的熱水,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空調器余熱資源浪費的問題。但是,這類改進的空調器需拆卸現有的空調器,添加組裝加熱元件,改裝結構復雜,容易損壞空調器本身,而且改裝后的空調器夏季制冷量降低、冬季產熱水量不足,難以在生活中得到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綜合利用空調器冷、熱能量,節約資源且有利于環保的新型熱水空調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熱水空調裝置,包括空調室內機和室外機,室內機內有由熱交換器和毛細管串接而成的冷媒通道,室外機內有由儲液器、壓縮機、換向閥和熱交換器串接而成的冷媒通道,兩者間的冷媒通道連接形成冷媒循環回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熱水器,該熱水器內有一換熱裝置,串接于冷媒循環回路中。熱水器獨立于空調器之外,無需改造現有的空調器,結構簡單,加裝方便,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空調器。
上述換熱裝置為一冷凝換熱器,冷凝換熱器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冷凝換熱器的作用在于把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冷媒的熱量轉化為熱水的熱能,從而提高冷水的溫度,達到吸收余熱和加熱水的目的。
上述冷凝換熱器由工質盤管和水盤管組成,工質盤管連接冷媒循環回路,水盤管套裝在工質盤管外并與進、出水管連接。盤管狀可以延長工質管和水管的長度,從而可以充分吸收熱量。
上述工質盤管的進口與換向閥連接,出口通過一單向閥分為兩支路,一支路通過毛細管和電磁閥與室外機的熱交換器連接,另一支路通過電磁閥與室內機的毛細管連接,兩支路間設有單向閥。通過冷媒的不同流向,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單獨制冷、制冷/制熱水、單獨制熱水三種狀態。
上述工質盤管的出口與水盤管的進口位于同一側,工質盤管的進口與水盤管的出口位于同一側。水盤管中的水流方向與工質盤管中的冷媒流動方向相反,同樣是為了充分吸收余熱,提高效率。
上述進水管設有壓力水流比例閥和水流感應器。這個閥門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進入冷凝換熱器中的水流開關、水流量、水流速、冷凝壓力。
進一步,所述熱水器設有控制熱水器運行的自動控制電控板。利用該自動控制電控板,可以提高該熱水器的自動化程度,并實現與空調器的同步自動化運行。
上述熱水器設有直熱式和循環溫度控制式。
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空調器高效制熱特性,利用壓縮機排放的冷媒放熱來加熱水,達到吸收余熱和制取生活熱水的雙重目的,既節約資源,又減少大氣污染,有利于環保;同時,結構簡單、成本低,有利于推廣使用。
為了更清晰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附圖說明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處于單獨制冷狀態的工作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處于制冷/制熱水狀態的工作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處于單獨制熱水狀態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空調室內機1、空調室外機3和熱水器2組成。室內機1包括熱交換器11、毛細管12和離心式風扇13;室外機3包括熱交換器35、壓縮機34、儲液器33、換向閥和軸流風扇31;熱水器2包括冷凝換熱器21以及與冷凝換熱器21連接的進水管23和出水管22,以及控制熱水器運行的自動控制電控板24。其中,換向閥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四通閥32,熱水器2設有直熱式和循環溫度控制式。室內機1內的熱交換器11和毛細管12串接形成冷媒通道,室外機3的儲液器33、壓縮機34、四通閥32和熱交換器35串接形成冷媒通道,兩者間的冷媒通道連接形成冷媒循環回路,冷凝換熱器21串接于該冷媒循環回路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灼鈞,未經鐘灼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31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氣射流吸液裝置
- 下一篇:具有開傘傘面旋轉收傘傘骨固定的傘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