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鞋墊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3026.8 | 申請日: | 200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00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貴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貴川 |
| 主分類號: | A43B13/14 | 分類號: | A43B13/14;A43B7/06 |
| 代理公司: | 江門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海文 |
| 地址: | 52840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鞋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墊。
背景技術
傳統的鞋墊結構,通常是以發泡材料射出成型為一具有相當厚度的墊體,墊體上覆蓋一層布面,或純粹以數層布料經粘合縫制而成,由于發泡墊體及布料之間粘合劑的致密性,使得使用者腳底所產生的熱氣及潮氣不能及時有效地散發出來,使腳部溫度升高,從而會令使用者產生不舒適的感覺。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將使用者腳底所產生的熱氣及潮氣及時有效地散發出來,以降低腳掌溫度的鞋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鞋墊,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本體,所述本體的表面與腳跟、腳板、腳掌及腳趾位置相對應處分別設置有凹坑,其中腳跟與腳板部位的凹坑之間、腳板與腳掌部位的凹坑之間、腳掌與腳趾部位的凹坑之間及腳趾部位的凹坑之間通過凹槽連通,且位于腳掌與腳趾部位的凹坑還設置有與本體邊緣連通的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在與腳板位置相對應的本體內側設置有凸紋;凹坑內設置有彈力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其表面對應于腳跟、腳板、腳掌及腳趾的位置分別設置有凹坑,相鄰的凹坑之間設置有連通的凹槽,并且位于腳掌與腳趾部位的凹坑還設置有與本體邊緣連通的凹槽,這樣鞋墊在使用時隨著使用者腳部的動作,各凹坑之間形成空氣對流循環,同時凹坑內的空氣與外部空氣形成對流,從而能將使用者腳底所產生的熱氣及潮氣及時有效地散發出來,以降低腳掌溫度的鞋墊,增加使用者腳部的舒適感,同時可起到防潮、防臭的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鞋墊,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本體1,在本體1的表面與腳跟、腳板、腳掌及腳趾位置相對應處分別設置有凹坑2、3、4、5,其中腳跟與腳板部位的凹坑2、3之間、腳板與腳掌部位的凹坑3、4之間、腳掌與腳趾部位的凹坑4、5之間及腳趾部位的凹坑之間設置有凹槽6,從而通過凹槽6將各凹坑連通,且位于腳掌與腳趾部位的凹坑4、5還設置有與本體1邊緣連通的凹槽7,這樣鞋墊在使用時隨著使用者腳部的動作,各凹坑之間形成空氣對流循環,同時凹坑內的空氣與外部空氣形成對流,從而能將使用者腳底所產生的熱氣及潮氣及時有效地散發出來,以降低腳掌溫度的鞋墊,增加使用者腳部的舒適感,同時可起到防潮、防臭的效果。
如圖所示,在與腳板位置相對應的本體1內側設置有凸紋8,凸紋8可起到按摩腳板的作用,以加快腳板的血液循環。
在與腳跟、腳掌及腳趾相對應的凹坑內設置有彈力條9,從而可使鞋墊在長時間使用后仍能保持好的彈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貴川,未經劉貴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30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強毒的檢測
- 下一篇:成像設備及成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