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2906.3 | 申請日: | 2007-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90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宇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宇楠 |
| 主分類號: | F17D1/08 | 分類號: | F17D1/08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濤 |
| 地址: | 528437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均勻 分配 流體 集散 管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體集散裝置,更具體的說是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
【背景技術】
水蓄冷項目的蓄冷水池的集散水管或其他工程或設備中對水、油或氣等流體的多個進出口的流量的均衡都有較高要求,現有的運行中等壓集散裝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流體進出口的集散管路多采用橄欖型或喇叭形,按管路截面積遞增或遞減或分段管徑遞增或遞減的方法來使工作中的管路的多個進出口進出的流體等壓或接近等壓,從而達到在進出口負載或壓力相同的情況下,集散管路的每個進出口能夠均勻或接近均勻地集散流體。上述方法在施工中很難保證精確度,異型管制造成本高,施工難度大。而且在額定流量的情況下,管路截面積遞增或遞減或分段管徑遞增或遞減的方法制造的等壓管路,根據計算和模擬試驗能有較高的準確性;但在總流量不是額定流量,而是在一定范圍內動態波動且波動較大的情況下,管路截面積遞增或遞減或分段管徑遞增或遞減的管路就不能保證在不同的流量下該管路的每個進出口等壓或接近等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很難保證精確度,異型管制造成本高,施工難度大,不能保證在不同的流量下該管路的每個進出口等壓或接近等壓的不足,提供一種等截面管道,制造成本低,能保證在不同的流量下每個進出口等壓或接近等壓的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包括等截面的主管道,在主管道管壁上設有多個流體進出口,其特征在于:在主管道的管壁上還設有多個孔,每個孔處連接有與主管道相通的支管。
如上所述的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道為兩端開口,兩端分別設有端塞。
如上所述的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道為環形管道。
如上所述的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體進出口等距設置在主管道管壁上。
如上所述的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等距設置在主管道管壁上。
如上所述的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道兩端分別連接有支管。
如上所述的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為等徑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均勻分布的支管補償,在額定總流量下或動態的一定范圍內波動的總流量下,能保持管路每個進出口等壓或接近等壓,能夠均勻或接近均勻地集散流體。
2、本實用新型采用通用的等截面管道,如圓形直管,環形管等,不需要定制各類異型管路,降低施工難度和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組合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A-A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均勻分配的流體集散管路,包括等截面的主管道1,在主管道1管壁上等距地設有多個流體進出口101,在主管道1的管壁上還設有多個孔102,孔102處連接有與主管道1相通的支管2。主管道1為兩端開口的直管道或弧形管道,兩端分別設有端塞3或分別與支管2等壓的管道連通,流體可以從兩端進出;主管道1也可為封閉的環形管道。孔102等距設置在主管道1管壁上。
本實用新型在一條等徑的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進出水口101的主管道1上等距的連接有與主管道1連通并等壓的相同口徑的進出水支管2,即壓力流量補償管,以補償主管道1上流體延流向方向上因管壁摩擦、流體的分流等原因造成的壓力損失。因壓力流量補償管路的存在,集散裝置工作時,主管道1上是多點分段給出或吸入流體,因壓力流量補償管路的分流分解和減少了主管道1上的流量和流程,從而減少了因管壁摩擦等原因造成的壓力損失,也分解和減少了主管道1上進出水流體的分流而造成的壓力損失。
本使用新型安裝了多個平均等距均勻分布的支管2在流體進出口101負載或壓力相同的情況下,即使總集散流體的流量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每兩個壓力流量補償的支管2之間的進出流體的總流量是相同的;每兩個壓力流量補償管路之間的每個進出流體口101的流量是向中間方向遞減的。主管道1上的進出流體口101的大小和間距確定的情況下,可通過調整主管道1管徑和支管2的密度間距,使在一定的總流量范圍內,能保持主管道1路每個進出流體口101等壓或接近等壓,使每個進出流體口101的流量的差異減少并達到設計和使用的要求。所述的流體可為水、油或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宇楠,未經楊宇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29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