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廚房用金屬廚具、餐具的改良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2832.3 | 申請日: | 200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439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郭月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月英 |
| 主分類號: | A47J36/02 | 分類號: | A47J36/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維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國杰 |
| 地址: | 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廚房 金屬 廚具 餐具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廚房用金屬廚具、餐具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金屬廚具、餐具的制作過程一般為鍋體成型、加工、刷油、表面膜處理、腐蝕、除油、圖樣成型、鐵氟龍樹脂噴涂處理、加熱燒結、凈化、最終成型等一系列程序步驟后,使不沾鍋的表面產生表層或凸浮層來提升產品價值。其表面涂料大都采用“鐵氟龍”樹脂-主要成分全氟辛酸銨,其中成分還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種共聚物,在美國有關實驗室進行了實驗后發現“全氟辛酸銨”(C7F15COOH,PFOA)會使白鼠引發一系列腫瘤疾病可能致癌。在生活中使用傳統不沾鍋進行烹煮時,溫度過高或使用鐵質鏟子,都會使鐵氟龍不沾膜層遭破壞,極可能釋放出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物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防銹、容易清洗、不易沾的廚房用金屬廚具、餐具的改良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有固定形狀的金屬底材,金屬底材的表面以蝕刻酸洗或噴砂研磨形成一層粗糙的表面加工處理層,在表面加工處理層上涂布玻璃釉料并高溫鍵結形成一玻璃硬化層。
所述的玻璃釉料不含鉛鎘。
所述的固定形狀的金屬底材可以為鋁合金系金屬、鐵鋅系金屬、不銹鋼金屬。
本實用新型是在固定形狀之金屬底材以蝕刻酸洗或進行噴砂研磨處理,形成一層粗糙的表面加工處理層,而后在表面均勻涂布不含鉛鎘玻璃釉料,再以580-800℃左右進行高溫熱鍵結處理,形成一個玻璃硬化層并經物理鋼化處理提升玻璃表硬度及強度,最終使玻璃釉料完全結合到金屬底材上,達防銹、容易清洗、不易沾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具有良好的防銹性,玻璃釉料完全附著在金屬底材表面,金屬與空氣完全隔離,完全能夠達到防銹的良好效果。
2、具有良好的清潔性,由于玻璃表面的毛細孔比金屬細,在清洗能力方面比金屬材料有大幅度提升。
3、在影響生命健康方面,采用不含鉛鎘的玻璃釉料,解決了鐵氟龍材料在260℃以上的溫度中會釋放出有害物質的情況,保障健康。
4、在選材方面,可以選用一般鐵材作為鍋體材料,導熱快可節省瓦斯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刀具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見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金屬底材1是將金屬沖模成形成鐵質或鋁合金鍋具,實施精密車床加工;再經過蝕刻酸洗或進行噴砂研磨處理,使金屬鍋體表面粗糙化形成一層粗糙的表面加工處理層2,再進行表面清洗,然后在金屬鍋體與廚具表面均勻噴涂不含鉛鎘的玻璃釉料,并以580-800℃左右的高溫進行熱鍵結處理,讓玻璃釉料完全滲透于金屬鍋體與廚具表面處理層的毛細孔內,使玻璃釉料與金屬鍋體或廚具表面能緊密結合,促使玻璃釉料在金屬鍋體與廚具表面形成一個玻璃硬化層3,進而使金屬鍋體與廚具具有防銹、不沾、耐磨、容易清洗的功效。
實施例2:見圖3~圖4所示,金屬底材1為刀具,在刀具兩側金屬,經蝕刻形成表面處理層2再噴涂不含鉛鎘玻璃釉料3,再以580-800℃左右進行高溫熱鍵結處理,進行熱鍵結處理后最終使玻璃釉料形成玻璃硬化層3可阻絕金屬刀具特有的鐵繡味可讓食物更為美味。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還可以用在金屬碗筷、流理臺、餐盤、餐碟等廚房用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月英,未經郭月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283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快速更換耙針的耙地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夾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