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水管卡鉤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50255.4 | 申請日: | 200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76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華;劉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邦達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瑞邦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22 | 分類號: | 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晏輝 |
| 地址: | 528455廣東省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器用配件,尤其是涉及蒸發器冷凝水接水盤出水接口和排水管之間的緊固件。
背景技術
通常空調器在進行制冷工作時,其蒸發器處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份會被不斷冷凝成液態水。為防止冷凝水不斷積存繼而溢出,導致空調器漏水,造成用戶室內的環境污染,因此冷凝水必須及時排出。冷凝水會被收集在空調器的接水盤中,并通過接水盤的出水接口和與之連接的排水管排出至機體外,通常在接水盤出水接口和排水管之間的配合面上會設置彈性的連接密封圈,但是由于空調器在生產或安裝過程中,排水管不可避免地會被拉扯,在外力拉扯下容易移位或松脫,導致排水管與接水盤出水接口處的連接不牢固和密封不嚴,造成冷凝水滲漏,影響空調器的使用壽命,并對用戶室內環境構成危害,同時對空調器生產廠家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可防止排水管松脫的排水管卡鉤。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它包括相互垂直的夾持件和卡扣件,其中夾持件呈圓弧形且可套在排水管外,卡扣件由缺口部和弧形的容置部組成。
排水管是直接套在接水盤的出水接口外的,二者位于同一直線上,在接水盤上可以設有定位柱,由于夾持件和卡扣件相互垂直,當夾持件套夾在排水管外壁上時,可以旋轉至卡扣件,使定位柱落入容置部內,實現連接,安裝方便,不論排水管受何種外力一般指正常人力影響,均可以保持在可靠連接的狀態。
它還設有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的夾持件和卡扣件容置部的U形推拉件,方便推拉旋轉卡鉤,使操作更方便。
所述的夾持件、推拉件和卡扣件的容置部為依次連接的金屬材料一體成型結構,這樣的結構更簡單,加工容易。
所述夾持件呈圓缺形,其自由端向外延伸,在旋轉夾持件時更順暢,不卡澀。
在與所述推拉件連接的所述卡扣件的容置部上設有反斜面,可以使引導卡扣件沿該反斜面扣在定位柱上,裝配更容易,裝配到位后使結構更穩定。
所述的卡扣件的缺口部的自由端向外延伸,形成喇叭口狀,容易扣合,不易脫出。
所述卡扣件的容置部為右旋弧形或者左旋弧形,方便適用安裝在不同部位的排水管。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快捷,使用安全可靠,可防止排水管受外力作用松脫。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正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俯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正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俯視圖;
1、夾持件,2、卡扣件,3、缺口部,4、容置部,5、推拉件,6、反斜面,7、自由端,8、自由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閱圖1和2,一種排水管卡鉤,它由相互垂直的夾持件1、U形推拉件5和卡扣件2組成,為依次連接金屬材料一體成型結構。其中夾持件1呈圓缺形且可套在排水管外,其自由端7向外延伸;卡扣件2由缺口部3和弧形的容置部4組成,缺口部3的自由端8向外延伸,形成喇叭口狀,卡扣件2的容置部4為右旋弧形。
在與推拉件5連接的卡扣件2的容置部4上設有反斜面6,可以使引導卡扣件沿該反斜面扣在定位柱上,裝配更容易。
實施例2:
參閱圖3和4,一種排水管卡鉤,它由相互垂直的夾持件1、U形推拉件5和卡扣件2組成,為依次連接金屬材料一體成型結構。其中夾持件1呈圓缺形且可套在排水管外,其自由端7向外延伸;卡扣件2由缺口部3和弧形的容置部4組成,缺口部3的自由端8向外延伸,形成喇叭口狀,卡扣件2的容置部4為左旋弧形。
在與推拉件5連接的卡扣件2的容置部4上設有反斜面6,可以使引導卡扣件沿該反斜面扣在定位柱上,裝配更容易。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些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邦達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瑞邦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邦達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瑞邦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502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