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防止廢料回帶功能的凹模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8133.1 | 申請日: | 2007-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05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蔣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傳剛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45/00;B21D28/14;B30B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504***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防止 廢料 功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模,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控回轉頭壓力機上所用沖模的凹模。
背景技術
廢料回帶是指在沖裁過程中已處于凹模孔內的廢料,隨凸模從下極點回程而帶出或部分帶出凹模的現象。發生回帶后的廢料,往往夾在被沖材料和凹模中間,致使繼續作業時模具偏載而失常,因此造成的工件報廢和模具、機床損壞事故時有發生。
現有的能防止廢料回帶的凹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在凹模刃壁的下半部表面沿豎直方向設置數處條狀凸筋,用凸筋卡緊廢料來防止廢料回帶的凹模,遇到剛性差、間隙小、特別是磨有斜刃的凸模,沖裁作業中稍不注意就會導致凸模刃口和條狀凸筋相碰,造成模具損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覆蓋面廣、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的具有防止廢料回帶功能的凹模。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在凹模基體上除包含有與凸模刃口相關的凹模刃口、和由凹模刃口豎直向下延伸的刃壁外,在刃口上還設有2處以上、相互間隔一定距離的凹槽。凹槽在刃口平面上的輪廓線是“U”形或“V”形或弧形的。凹槽從刃口平面始向下延伸,并在刃壁下部邊線前終止。凹槽的延伸分三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延伸的所有范圍內都是豎直向下的,刃壁到槽底的深度相等。第二種形式是開始延伸段范圍內是豎直向下的,刃壁到槽底的深度相等;繼續延伸段范圍內是向刃壁方向傾斜的,刃壁到槽底的深度隨延伸的推進而變淺。第三種形式是延伸的所有范圍內都是向刃壁方向傾斜的,由刃壁和槽底輪廓線組成的傾斜角β=0.5~3度。凹槽延伸的三種形式共同點是:凹模孔的水平截面積在刃口平面上最大,延伸結束后變為最小。
凹槽豎直向下延伸的距離為被沖材料料厚的0.5~1.5倍,其作用是使槽底至刃壁的最大深度不會因刃口修磨而改變。
沖裁作業中,在凸模、凹模共同作用下,被沖材料發生分離的瞬間,廢料外周輪廓帶有與凹槽相關的凸出。隨著凸模的繼續下行,廢料被推至凹模孔水平截面積已減少的區域,廢料的外周因此不斷受到擠壓,與凹槽相關的凸出趨向于被擠平。此時廢料發生的彈塑性應變,使其與刃壁的摩擦力增大,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廢料回帶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增減凹槽數量的方式,取得封閉或半封閉狀態下不同輪廓形狀和不同尺寸廢料的防回帶效果,因此使用覆蓋面廣;因其獨特的凹槽結構設計,使廢料與凹模刃壁之間有足夠大的摩擦力,所以防廢料回帶功能可靠;又因其凹模刃壁上沒有凸筋,所以避免了沖裁作業中模具可能發生的相碰損傷;結構簡單,不需要改動機床和模具的其它部位,制造也只需常規手段即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凹槽在刃口平面上的輪廓形狀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被沖材料發生分離的瞬間,廢料外周輪廓帶有與凹槽相關凸出的示意圖。
圖6是與凹槽相關凸出趨向于被擠平的示意圖。
圖7是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是圖7的俯視圖。
圖9是β角的示意圖。
圖中1.凸模,2.凹模基體,3.凹模刃口,4.刃壁,5.凹槽,5.1“U”形,5.2“V”形,5.3弧形,6.工件,7.廢料,8.刃口平面,9.刃壁下部邊線,10.開始延伸段,11.繼續延伸段,12.槽底輪廓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本例為沖長方形孔8×28毫米沖孔模的凹模,沖裁單邊間隙取0.18毫米,適用于厚度為2毫米的普通低碳鋼板的沖裁。根據圖7、圖8所示,在凹模基體2上有與凸模1刃口相關的凹模刃口3,有凹模刃口3豎直向下延伸的刃壁4,凹模刃口3上設有三處凹槽5,凹槽5從刃口平面8始向下延伸,向下延伸的開始延伸段10范圍內是豎直向下的,刃壁4到槽底的深度相等;繼續延伸段11范圍內是向刃壁4方向傾斜的,刃壁4到槽底的深度隨延伸的推進而變淺,并在刃壁下部邊線9前終止。凹槽5寬度B=1.5毫米,凹槽5在刃壁4上的最大深度F=0.07毫米,凹槽5相互之間間隔距離E=9毫米,凹槽5豎直向下延伸的距離H=1.5毫米。
由于在凹模刃口3上設有三處間隔一定距離的凹槽5,即使在長度方向分段步沖時,廢料也都會卡緊在凹模孔內而不會造成回帶;由于凹槽5的設置而增大的該段沖裁間隙(0.07+0.18=0.25毫米),處于合理大間隙范圍內,因此不會造成工件毛刺增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傳剛,未經蔣傳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81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表面安裝器件發光二極管支架的改進膠座結構
- 下一篇:精陶加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