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6920.2 | 申請日: | 2007-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297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道寬;萬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6 | 分類號: | H01R13/66;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組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線圈模組的模組連接器,尤其涉及該模組連接器與線圈連接的端子結構。
【背景技術】
本公司在先之中國專利申請第200610088084號揭示一種線圈模組,所述線圈模組包括絕緣本體、固定于絕緣本體的電子模組及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至少設有一側壁及一收容空間,側壁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所述電子模組設有連接到所述導電端子的若干引線,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絕緣本體外的焊接部、固定于所述絕緣本體側壁上的固持部及由固持部延伸出側壁的連接部,所述連線部形成一平臺,所述平臺設置于所述頂面且與所述側壁的底面平行,所述引線延伸并焊接于所述平臺上,所述導電端子一體成型設置于絕緣本體內。
先前設計中采取將導電端子一體成型設置于絕緣本體內,使端子結構穩定,但是,此種設置,制造比較復雜,我們需要一種在結構上能夠穩定固持于絕緣本體,并且可以方便制造的端子結構,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以使端子能夠穩定固持且易于制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可穩定卡持于端子座且易于制造的端子結構的模組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模組連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轉接端子、端子座以及收容于端子座的線圈,所述端子座設有收容所述轉接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轉接端子設有具有一邊開口的框形部分,所述框形部分卡持于端子座的上下兩側,且框形部分處于端子座上側的一端形成一水平平臺,所述線圈焊接于該平臺上表面,框形部分處于端子座下側的一端設有焊接到母電路板上的焊接部。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通過將轉接端子設計為具有一邊開口的框形部分,并將此框形部分對應卡持于端子座的上、下兩側,使得端子在連接器的插拔方向上穩定卡持,不易松動,且在其卡持于端子座下側的部分可以承受一定的作用力,從而便于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的立體組裝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的端子模組立體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的端子模組另一立體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的爆炸立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模組連接器100包括遮蔽殼體3、收容于遮蔽殼體3的絕緣本體1、和端子模組7。
所述端子模組7包括子電路板5、對接端子79、第一轉接端子71、第二轉接端子73、線圈75及收容所述第一轉接端子71、第二轉接端子73和線圈75的端子座77。
所述第一轉接端子71設有具有一邊開口的框形部分711,所述框形部分711在其一端形成一水平平臺713,另一端垂直延伸有可用于焊接到母電路板(未示出)上的焊接部715。
所述第二轉接端子73設有一水平平臺731、由水平平臺731垂直延伸的延伸部735和由延伸部735再次垂直彎折延伸的焊接端733。
所述線圈75設有可焊接到水平平臺715、735的導電引線731(未示出)。
所述端子座77設有收容所述線圈75的收容空間775,所述收容空間775設有相對平行設置的兩側壁772,所述兩側壁772分別設有收容所述第一轉接端子71、第二轉接端子73的第一、第二端子收容槽771、773,所述端子座77還設有上側面774和下側面776,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771對應所述第一轉接端子71的框形部分711從所述上側面774延伸到下側面776。
所述絕緣本體1設有可收容對接端子79的對接端子收容空間。
組裝此模組連接器時,先將所述第一轉接端子71和第二轉接端子73卡持收容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收容槽771、773中,所述線圈75收容在收容空間775并焊接到第一、第二轉接端子71、73的水平平臺711、731的上表面,然后再將所述第二轉接端子73和對接端子79分別焊接在子電路板5上的兩側形成所述端子模組7,然后將端子模組7裝入絕緣本體1內形成一組件,最后再將此組件裝入遮蔽殼體3內形成一完整的模組連接器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69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