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靜音發電機組的底盤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6882.0 | 申請日: | 200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377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亨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00 | 分類號: | F16M1/00;F16M1/08;F01P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8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音 發電 機組 底盤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音發電機組的底盤結構,具體地說是聚流進氣式內燃發電機組的底盤,屬于空氣循環的通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封閉式內燃發電機組底盤,通常把進氣口分散布置在底盤的各個方位,有些布置在底盤的底部,有些布置在底盤的周邊。這種分散布置,常常會因進氣的方向不同使氣流之間相互發生干擾甚至對撞,消耗了氣流自身的動能,因此在受熱膨脹后比較早地上升至罩殼的頂部,不能充分地對發動機和發電機進行冷卻。
此外,傳統的發電機組底盤常常大量采用槽鋼、角鋼等型材制造,導致底盤過于笨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靜音發電機組的底盤結構,能保持氣流具有較大的動能和較為一致的流動方向,并能夠對發動機和發電機進行充分的冷卻。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底盤、進氣口,其特征是進氣口設置在底盤的一端,在底盤端部以內的兩側布置有兩個聚流室。
所述的兩個聚流室上分別設有相向的氣流出口。
所述的進氣口的氣流通道截面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的底盤采用鋼板沖壓件或折彎件構成。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由于底盤采用聚流進氣方式,使冷卻氣流從發電機組的一端進入底盤,具有較高的流速和動能,高速氣流掠過發動機油底殼表面,能夠增大兩者之間的換熱率,取得較好的冷卻效果,同時,在流動過程中受熱膨脹了的空氣還自然上升,兼顧了機組內其它發熱部位的冷卻。由于合理地設定了進氣口布置方案,使得發電機組封閉機柜內的空氣流動通暢。縱貫機柜的氣流場,使機柜內部的溫度分布呈現為進氣端溫度低,出氣端溫度高的態勢,對依次布置控制單元、發電機、發動機和消聲器等部件極為有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發電機組總成裝配時引導氣流的流動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圖1、圖2所示:其主要由底盤1,進氣口2,聚流室3,發電機4,發電機風扇41,發動機5,發動機風扇51,發動機油底殼52,發電機組前端F所組成。
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底盤1、進氣口2及兩個聚流室3。進氣口2設置在底盤1的一端,在底盤1端部以內的兩側布置有兩個聚流室3(該端部位于發電機組前端F一側)。所述的兩個聚流室3上分別設有相向的氣流出口。所述的進氣口2的氣流通道截面大至垂直于水平面。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冷空氣被發動機5的發動機冷卻風扇51所抽吸,經過進氣口2以水平方向流入機組底部,其中從進氣口2中部流入的氣流A,由于流道通暢無障礙,流速最快,得以快速通過發電機4底部吹向發動機油底殼52,對其進行冷卻。而從進氣口2兩側進入的氣流B,由于受到聚流室3的引導,經由聚流室3出口改變流向匯入中部氣流,更增大了中部氣流的動能。除上述導氣功能之外,聚流室3還擔負著承載發電機結構重量的支撐構件的任務。
在與發動機飛輪殼相連接的發電機4殼體下邊,開有一通風孔42,該通風孔42與殼體內所包容的、與發電機轉子同軸旋轉的發電機風扇41位置相對,發電機風扇41將發電機殼體內的空氣強行經通風孔42排出,使發電機4內部的空氣壓力低于其機殼外部的空氣壓力,在此壓差的作用下,一部分氣流從發電機4靠近進氣口2的一端被吸入,流過定子與轉子之間的空隙,對發電機4內部起到了冷卻作用。
為了減輕重量,底盤1的所有結構件全部采用鋼板沖壓或折彎制成,既保證了其承載能力,又降低了材料消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68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卷筒紙印刷機切邊裝置
- 下一篇:摩托車用發動機雙金屬氣缸體缸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