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46661.3 | 申請日: | 2007-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27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志丕;馬浩云;廖啟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1 | 分類號: | H01R13/11;H01R13/40;H01R33/76;H01R12/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端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端子,尤其涉及一種將芯片模塊電性連接至電路板的電連接器端子。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電性連接芯片模塊及電路板的電連接器端子,一般包括本體、自本體延伸設置的端子臂部、自端子臂部延伸的電性連接芯片模塊的接觸部以及自本體上延伸與電路板上的導電體相對應的焊接部。該端子臂部包括自本體延伸設置的延伸臂以及連接延伸臂與接觸部的連接臂。使用時,芯片模塊的針腳插入由端子臂部包圍形成的收容腔中,并與導電端子的接觸部相配合,從而實現導電端子與芯片模塊及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
如美國專利公告第6,319,038號所示的電連接器端子1,其包括本體12、自本體12兩側延伸設置的一對端子臂部20及位于本體12底端的焊接部14。該端子臂部20包括自本體12延伸設置的上臂21以及連接上臂21與接觸部27的前臂25,本體12下方靠近焊接部處設有固持部,固持部上設有倒刺121。然而,隨著電連接器的小型化、高密度的發展趨勢,電連接器端子之間的間距愈來愈小,端子臂部若被縮短則會影響端子的彈性力,影響與芯片模塊的結合,所以為了保持端子的彈性力,勢必將端子臂部的延伸臂向下延伸以加長端子長度,但是,這將影響固持部上的倒刺的設計空間,從而影響端子插入絕緣本體時與絕緣本體之間的固持力,進而影響端子與芯片模塊之間的電性連接。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可克服上述缺陷的電連接器端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增強端子固持力的電連接器端子。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端子,自上而下收容于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內,可提供芯片模塊與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其包括基體及端子臂部,基體包括本體、固持部及焊接部,固持部上設有加強部,端子臂部自本體的相對側邊延伸而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電連接器端子于固持部上設有梯形加強部,加強了倒刺的根部結構,提高倒刺的支撐力量,增強了電連接器端子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固持力,避免端子自上向下組裝入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內時產生破壞。且加強部的梯形結構可充分提供電連接器端子的延伸臂向下延伸的空間,使延伸臂不會與固持部相干涉,進而確保倒刺的設計及固持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端子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端子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端子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端子1主要用于將芯片模塊(未圖示)電性連接至電路板(未圖示),該電連接器端子1包括基體10及與基體10一體相連的一對端子臂部20。
基體10包括本體11、自本體11向上延伸的本體頭部12、自本體11向下延伸的固持部13及自本體12底端水平延伸的焊接部14。本體頭部12設有凹槽120,凹槽120兩旁設有與料帶(未圖示)相連的連接部121,本體頭部12還設有自連接部121向外突伸的倒刺122。固持部13設有向外突出的倒刺132、自倒刺132向下向內傾斜延伸的導引部131及自倒刺132向上延伸的梯形加強部133。固持部13下方靠近本體11處還設有一凹槽134,可加長導引部131的長度。倒刺122、132的作用在于當電連接器端子1裝入電連接器(未圖示)的絕緣本體(未圖示)時可增加兩者之間的固持力,梯形加強部133加強了倒刺132的根部結構,提高倒刺132的支撐力量,增強該固持力,避免組裝時被破壞。
端子臂部20包括自本體11相對側邊延伸而出的延伸臂21、位于端子臂部20自由端的接觸部24及連接延伸臂21與接觸部24的連接臂23。延伸臂21是自下方延伸且通過肘部22與連接臂23連接。接觸部24為連接芯片模塊的功能區,芯片模塊的針腳插入端子臂部20形成的收容空間內,并與接觸部24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電連接器端子1的固持部13于倒刺132上方向上延伸設有梯形加強部133,加強了倒刺132的根部結構,提高倒刺132的支撐力量,增強了電連接器端子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固持力,避免端子1自上向下組裝入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內時產生破壞。另外,隨著電連接器的小型化、高密度的發展趨勢,電連接器端子之間的間距也愈來愈小,為了保持端子的彈性力,延伸臂21端部的肘部22須向下延伸以加長端子長度,提供端子臂部足夠的柔度,本實用新型加強部133的梯形結構可充分提供電連接器端子的延伸臂向下延伸的空間,故延伸臂不會與固持部相干涉,進而確保倒刺的設計及固持功能。組裝時,將電連接器端子1通過固持部13上的導引部131的導引自上向下裝入絕緣本體中,通過對芯片模塊施加一按壓力,使芯片模塊的針腳撐開電連接器端子1的接觸部24,此時,電連接器端子1的延伸臂21產生彈性變形向外擴張使針腳以低插入力插入端子臂部20形成的收容空間內,芯片模塊的導電體插入電連接器端子1的一對接觸部24之間后并與其相互配合,本體頭部12的倒刺122及固持部13的倒刺132提供電連接器端子與絕緣本體之間的固持力,梯形加強部133進一步加強倒刺132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固持力,避免端子1組裝時產生破壞,從而實現電連接器端子1與芯片模塊穩固的電性連接,最后將焊接部14焊接至印刷電路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66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提高發光二極管發光效率的封裝結構
- 下一篇:可抽取風扇的散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