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5586.9 | 申請日: | 2007-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313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廖啟男;鄭志丕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3/76 | 分類號: | H01R33/76;H01R12/22;H01R13/629;H01R33/9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可電性連接芯片模塊至電路板上的電連接器,尤其是指一種利用凸輪驅動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電連接器通常包括一平板狀基座、組裝在基座上的平板狀蓋體及貫穿蓋體和基座的驅動裝置,如2002年1月7日美國發行的《電子設計》(《ELECTRONIC?DESIGN》)第92頁所揭示的幾種電連接器。蓋體用于承接芯片模塊,而基座則與電路板組接,驅動裝置通常是一個可以旋轉的凸輪,利用凸輪的轉動可以驅動蓋體相對于基座滑動。對于電連接器來說,由于空間限制需求極高,因此大多數電連接器中的凸輪設計成柱狀外型,以減少作動所需的占用空間。
凸輪通常包括上下一體相連直徑依次遞減的若干階柱體,凸輪通常通過鉚壓的方式將突露于電連接器外面的最底階柱體與鉚接片鎖固在一起,以便提供正常作動功能下所需的保持力。隨著產品小型化的發展,凸輪的尺寸設計也隨著逐漸縮小,以滿足空間上的設計限制。然而隨著凸輪尺寸縮小,凸輪最底階柱體尺寸也日漸縮小,與鉚接片鉚合的最底階柱體的圓柱周長也隨之減小,大大影響了鉚壓后的保持力的功能需求,凸輪存在與鉚接片鎖固失效的風險,很有可能會影響電連接器的工作穩定性。
鑒于上述狀況,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電連接器以解決現有技術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增加凸輪與墊片鉚壓后的接觸周長,以確保足夠保持力的電連接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可電性連接芯片模塊至電路板,其包括收容有若干導電端子的基座、可動組設于基座上的蓋體,以及收容于蓋體與基座之間的凸輪,蓋體及基座分別設有收容凸輪的蓋孔和座孔,凸輪包括自上而下一體相連的若干階柱體,其中,凸輪的最底階柱體是非圓柱形的。
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電連接器中的凸輪的最底階柱體設計成非圓柱形,如一字形或十字形,固持于凸輪上的墊片也相應設有大致呈一字形或十字形的固持孔,由此增加了鉚壓后凸輪與墊片之間的接觸周長,確保了凸輪與墊片之間足夠的保持力,可將凸輪穩固組設于電連接器中,保證了電連接器的工作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優選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3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中凸輪和墊片的立體組合圖。
圖4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中凸輪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優選實施例的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圖5所示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7是圖5所示電連接器中的凸輪和墊片的立體組合圖。
【具體實施例】
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其揭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優選施實例的結構,電連接器1可電性連接芯片模塊(未圖示)至電路板(未圖示),其包括收容有若干導電端子(未圖示)的基座2、可動組設于基座2上的蓋體3、收容于蓋體3與基座2之間的凸輪4,以及固持于凸輪4上的墊片5。
基座2由絕緣材料所制成,其包括大致呈矩形平板狀的基體21,基體21設有若干貫穿基體21且呈矩陣排列的導電端子收容孔(未圖示)。基座2還包括由基體21一側延伸設置的承接部22,在基座2承接部22的中央位置貫穿基座2承接部22設有大致呈圓形的座孔23,用來收容凸輪4的對應部分。
蓋體3用于承載計算機的芯片模塊,其包括與基座2的基體21形狀及大小大致相同的基部31,基部31在與基座2的導電端子收容孔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若干通孔32,用于收容芯片模塊的導電插腳(未圖示)。蓋體3基部31兩側開設有拾取槽36,便于取出芯片模塊。蓋體3還包括與基座2的承接部22相對應的位置延伸設置的凸出部33,凸出部33略微高于基部31。蓋體3凸出部33在與基座2承接部22的座孔23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蓋孔34。當蓋體3安裝在基座2上時,蓋孔34與座孔23相互貫通,而凸輪4貫穿這兩個孔并收容于其中。蓋體3的蓋孔34由直徑不同的兩個半圓孔組成,于兩個半圓孔的連接處形成有垂直于蓋體3表面的擋止壁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55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向折疊機構及具有該機構的移動終端
- 下一篇:盤式轉子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