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驅動單壓輪架單壓力調節送絲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43353.5 | 申請日: | 2007-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19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羅道昌;高紀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頂瑞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133 | 分類號: | B23K9/133;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0012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輪架 壓力 調節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一個壓輪架,一個壓力調節機構,壓輪對焊絲的作用力具有可自動調節功能的送絲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雙驅動送絲機構一種為兩個壓輪架,兩個壓力調節機構,壓輪對焊絲壓力分別手工調節;另一種兩個壓輪架,一個調節機構,一次調節壓力同時調節兩個壓輪架對焊絲的壓力。前者兩壓輪架壓輪的壓力調節不易作到一致,后者雖然只有一個壓力調節手柄,但由于零件制造誤差也會造成兩壓輪的壓力調節不一致,且零件多,結構較復雜。壓力調節不好會影響焊絲送進的平穩性,壓力若過大會造成焊絲的變形,進而影響焊接工藝和焊接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則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壓力調節過程中兩壓輪的壓力始終相等,使送絲速度更為平穩可靠的雙驅動單壓輪架單壓力調節送絲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
一種雙驅動單壓輪架單壓力調節送絲機構,包括驅動電機1?5和與驅動電機15輸出軸連接的主動輪2,其特征是主動輪2連接兩個送絲齒輪6,兩個送絲齒輪6分別各自對應連接壓輪齒輪9,兩個壓輪齒輪9通過兩根壓輪軸10連接在一個壓輪支架4上,此壓輪支架4通過支軸13與一個壓輪架5鉸接,使壓輪支架4可在壓輪架5內擺動,壓輪架5一端通過壓輪架回轉軸14與殼體16鉸接,另一端連接壓力調節機構,上述的送絲齒輪6上設有送絲輪7,壓輪齒輪9上設有壓輪8,送絲輪7與壓輪8的外側輪面在無焊絲貼靠連接
所述的兩個壓輪齒輪9與支軸13的軸心距相等,且二輪的中心距與送絲輪中心距相等。
上述的壓輪支架4上設有壓簧12,當壓輪架5處于自由狀態時,壓輪支架4上右側壓輪始終下傾。
所述的壓力調節機構設置在壓輪架5的一端,且前后開合。
在兩個送絲輪7之間設有中間送絲管17。
所述的壓力調節機構設置在壓輪架5的左方或右方,相應地壓輪架5的右端或左端與殼體16鉸接,滿足不同送絲方向要求
所述的兩個送絲齒輪6、兩個壓輪齒輪9的模數、齒數相同。
本實用新型還有另外一種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驅動單壓輪架單壓力調節送絲機構,包括驅動電機和與驅動電機輸出軸連接的主動齒輪1,其特征是主動齒輪1連接傳動齒輪3,傳動齒輪3連接送絲齒輪6,??主動齒輪1與送絲齒輪6分別各自對應連接壓輪齒輪9,兩個壓輪齒輪9通過兩根壓輪軸10連接在一個壓輪支架4上,此壓輪支架4通過支軸13與一個壓輪架5鉸接,使壓輪支架4可在壓輪架5內擺動,壓輪架5一端通過壓輪架回轉軸14與殼體18鉸接,另一端連接壓力調節機構,上述的主動齒輪1和送絲齒輪6上均設有送絲輪7,壓輪齒輪9上則設有壓輪8,送絲輪7與壓輪8的外側輪面在無焊絲貼靠連接。
所述的主動齒輪1、傳動齒輪3、送絲齒輪7和壓輪齒輪9為同齒數、同模數。
所述的兩個壓輪齒輪9與支軸13的軸心距相等,且二輪的中心距與送絲輪中心距相等。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只有一個壓輪架和一個壓力調節部件,可使兩壓輪壓力自動調整均衡,達到送絲平衡可靠的目的,極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采用另一種方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采用另一種方案時的側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1、2圖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頂瑞電機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頂瑞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335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