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蒜收挖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2824.0 | 申請日: | 2007-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59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迎春 |
| 主分類號: | A01D15/04 | 分類號: | A01D15/04;A01D33/1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高坤明 |
| 地址: | 2217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蒜 收挖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具體涉及大標收挖機械。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逐年擴大,大蒜的種植面積增加,收割大蒜目前基本上靠手工作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成為我國大蒜植區的突出矛盾。近幾年市面上也出現一些簡易的大蒜收割機械,由于結構簡單,制作粗糙,效率低,很難推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蒜收挖機,它是在四輪車的車架下部安裝可以擺動的前窄后寬的梯形犁挖機構,該機構前端制作成鋸齒狀帶刃口的犁頭,犁頭與若干根篩桿、兩根側梁、后梁組成犁挖主體和過濾篩。犁頭在螺桿、電機的帶動下可以上下移動。犁挖機構的兩只側梁與車架之間安裝前、后擺桿,安裝在車架上的偏心輪與前擺桿之間用連桿連接,發動機通過變速箱,皮帶傳動副帶動偏心輪旋轉。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大蒜收挖機,包括車架、安裝在車架上的前輪、后輪、方向盤、發動機、變速箱,駕駛座椅,安裝在車架下部的犁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車架為鋼結構矩形框架,所述的前輪和后輪安裝在車架上,所述的方向盤、駕駛座椅安裝在車架中部上端;所述的發動機、變速箱安裝在車架后部上端;所述的犁挖機構,其主體機構為由犁頭、后梁和兩根側梁焊接而成的梯形框架,框架的內腔平行于兩根側梁等距離焊接篩桿,犁頭的前端制作成帶刃的鋸齒形,兩只側梁的上端垂直固定側擋板;所述的兩根側梁前部的兩側與前擺桿的下端鉸接,前擺桿的上端與螺桿的下端鉸接;側梁后部的兩側與后擺桿的下端鉸接,后擺桿的上端與支架鉸接,支架固定在車架的下端;兩只偏心輪其中心固定在軸的兩端,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車架的下端;軸的中部通過皮帶傳動副與變速箱連接;連桿一端通過垂直安裝在偏心輪外端面上的絞接軸與偏心輪鉸接,另一端通過支架與前擺桿的下部鉸接;所述的螺桿垂直安裝在螺母中,螺母的上端通過軸承垂直安裝在支架的孔中,并用鎖緊螺母和墊片固定,支架固定在車架前部的兩側;螺母的下端制作的皮帶輪通過皮帶與皮帶輪連接,皮帶輪通過鍵安裝在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固定在車架的中部;安裝在駕駛座椅一側的開關通過電線與電機和蓄電池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
1、由于犁頭有鋸齒形刃口,犁挖速度快,生產效率高。
2、犁挖過程中,篩桿擺動,泥土落下,大蒜留在篩桿上部,通過篩桿的擺動從后梁處落在地表面,不會被后輪碾壓。
3、犁頭可以上下移動,有效控制犁挖的深度。在收挖機調頭和轉場時,將犁頭提高,遠離地面,避免犁頭碰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中:1、前輪,2、車架,3、軸承,4、墊片,5、鎖緊螺母,6、螺母,7、螺桿,8、皮帶,9、電機,10、皮帶輪,11、割挖機構,11-1、側擋板,11-2、犁頭,11-3、篩桿,11-4、后梁,11-5、側梁,12、前擺桿,12-1、支架,13、連桿,14、偏心輪,15、支架,16、后擺桿,17、支架,18、方向盤,19、駕駛座椅,20、后輪,21、發動機,22、變速箱,23、皮帶傳動副,24、軸,25、支架,26、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迎春,未經李迎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28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防盜鎖芯
- 下一篇:離心式包衣造粒機的包衣造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