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隱磁極籠型轉子無刷雙饋電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042315.8 | 申請日: | 2007-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839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鄧先明;譚國俊;何鳳有;張曉;陳治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17/02 | 分類號: | H02K17/02;H02K17/16;H02K17/20;H02K1/26;H02K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jīng)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雪蘭 |
| 地址: | 221116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極 轉子 無刷雙 饋電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隱磁極籠型轉子結構的無刷雙饋電機,尤其適用于變頻調速系統(tǒng)中交流無刷雙饋電機。
背景技術
交流無刷雙饋電機適用于變頻調速系統(tǒng),其特點是運行可靠和所需變頻器容量小等。轉子導體的環(huán)路組數(shù)(巢數(shù))通常為Pp+Pc,在單一定子鐵芯中安放兩套定子繞組:功率繞組和控制繞組。其中功率繞組的極對數(shù)為Pp,直接連接電網(wǎng),頻率為fp;控制繞組的極對數(shù)為Pc,由變頻電源供電,頻率為fc。通過改變控制繞組的供電頻率就可以調節(jié)系統(tǒng)的速度。
無刷雙饋電機的磁場極數(shù)轉換效率與電機結構密切相關。無刷雙饋電機有多種轉子結構,主要有:磁障轉子、環(huán)狀籠型轉子、凸極轉子和凸極加導條轉子等結構形式。通過電機磁場分析可知,其中,凸極轉子結構的磁場極數(shù)轉換效率高,但是它們存在結構復雜、不能單饋異步運行等缺點;而籠型轉子具有結構簡單、能單饋異步運行、可靠性高等優(yōu)點,但它的磁場極數(shù)轉換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轉子結構簡單、能單饋異步運行、可靠性高的隱磁極籠型轉子無刷雙饋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無刷雙饋電機包括定子,定子上設有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Pp)和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Pc),在籠型結構轉子上有轉子線槽、轉子線深槽和隱磁極。
所述的轉子線深槽的槽數(shù)為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與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之和(Pp+Pc),轉子線深槽在轉子中均勻分布,定子與轉子之間的氣隙均勻;所述的隱磁極有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與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之和(Pp+Pc)個,隱磁極位于轉子鐵芯上,依靠轉子線深槽將轉于鐵芯沿其表面劃分成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與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之和(Pp+Pc)個隱磁極;所述的轉子線深槽由上部槽和下部槽構成,上部槽與下部槽連通,上部槽與轉子線槽尺寸相同;下部槽的寬度小于上部槽的寬度,上部槽的高度小于下部槽的高度,下部槽不能與轉軸連通;所述的轉子線深槽的下部槽的形狀為矩形;或者為異型。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籠型轉子結構上增加轉子線深槽,與定子一起構成了隱磁極籠型轉子無刷雙饋電機,它具有籠型轉子所具有結構簡單、能單饋異步運行、可靠性高,同時還具有凸極結構電機的轉子磁路不對稱的優(yōu)點,當功率繞組加勵磁時,形成的空間磁動勢作用在這種不對稱磁路上,在轉子上會產(chǎn)生大量與控制繞組極數(shù)一致的諧波磁場;當控制繞組加勵磁時,也會產(chǎn)生大量與功率繞組極數(shù)一致的諧波磁場;因此,它們的磁場極數(shù)轉換是依靠磁路不對稱性來調制的,從而提高了電機的效率;借助籠型轉子結構簡單、能單饋異步運行、可靠性高,又能將磁路不對稱特性在籠型轉子中進行應用,既保留了籠型轉子的優(yōu)點,又提高了它的磁場轉換效率。該籠型轉子結構無刷雙饋電機對磁場極數(shù)的調制作用效果很明顯,極大地提高了籠型轉子對磁場的轉換效率,結構簡單、能單饋異步運行、可靠性高,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隱磁極籠型轉子無刷雙饋電機平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隱磁極籠型轉子無刷雙饋電機轉子結構平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隱磁極籠型轉子無刷雙饋電機異型轉子結構平面圖。
圖中:深槽上部1,深槽下部2,轉軸3,轉子鐵心4,定子鐵心5,控制繞組6,功率繞組7,非深槽8,轉子槽9,深槽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在圖1、圖2中,該無刷雙饋電機包括有定子,在定子上有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Pp和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Pc,在籠型結構轉子上有轉子線槽、轉子線深槽和隱磁極。其中:轉子線深槽的槽數(shù)為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與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之和,即Pp+Pc個,轉子線深槽在轉子中均勻分布,定子與轉子之間的氣隙均勻;隱磁極有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與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之和個,即Pp+Pc個,隱磁極位于轉子鐵芯上,依靠轉子線深槽將轉子鐵芯沿其表面劃分成成功率繞組極對數(shù)與控制繞組極對數(shù)之和個即Pp+Pc個隱磁極,即依靠轉子線深槽來將其隔開形成的隱磁極;轉子線深槽由上部槽和下部槽構成,上部槽與下部槽連通,上部槽與轉子線槽尺寸相同;下部槽的寬度小于上部槽的寬度,上部槽的高度小于下部槽的高度,下部槽不能與轉軸連通;轉子線深槽的下部槽的形狀為矩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yè)大學,未經(jīng)中國礦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23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