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1080.0 | 申請日: | 2007-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278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蔡文泉;王繼超;堯中華;鄭啟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6 | 分類號: | H01R13/46;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端子保護構件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為了充分減小電連接器占用電路板的面積,業界常采用將若干電連接器上下堆疊設置的方法;然而,當電連接器上下堆疊設置后,位于上層的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必然加長,從而在將電連接器組裝于電路板上時,由于導電端子較長,則很容易受到電路板向上的抵頂力而向上運動從而造成導電端子的變形,另外意外的碰撞也容易造成上層導電端子的變形而造成安裝上的麻煩。
與此相關的現有技術可參閱于2004年1月21日公告的中國臺灣新型專利公告第573837號所揭示的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組裝于絕緣本體外圍的遮蔽殼體及固持于絕緣本體上的若干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上下堆疊設置的第一、第二插接口,所述導電端子包括有安裝于第一插接口內的第一導電端子及安裝于第二插接口內的第二導電端子,每一導電端子設有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向下垂直延伸的豎直部,所述水平部設有延伸入插接口內以連接對接連接器的接觸部;所述第一導電端子的水平部沿絕緣本體上下方向成兩排設置。由于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安裝于絕緣本體上層的第一插接口內,則第一導電端子的長度較長,為了防止導電端子向上運動,所述電連接器在最上層導電端子水平部上設置有安裝于絕緣本體上的絕緣塊,所述絕緣塊可防止最上層導電端子向上移動。
然而,所述第一導電端子水平部沿絕緣本體上下方向成兩排設置,所述絕緣塊僅能防止最上層水平部的向上移動,在將電連接器安裝于電路板上時,所述第一導電端子位于下層的水平部必然會因受到電路板的抵頂而向上運動,如此很容易造成位于下層的第一導電端子的變形;此外,位于下側的第一導電端子向上運動很容易抵到位于上層的第一導電端子而造成上下兩排端子之間的信號串擾。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電連接器進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可防止導電端子變形的電連接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于絕緣本體內的若干第一導電端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用以插接對接連接器的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導電端子設有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向下垂直延伸的豎直部,所述水平部設有延伸入第一插接口內的接觸部,所述水平部沿絕緣本體上下方向至少成兩排分布,所述絕緣本體安裝有位于每一排水平部上端的用以抵壓水平部的絕緣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電連接器在第一導電端子的每一排水平部上均設置有絕緣塊,從而當電連接器向電路板上組裝時,電路板對導電端子向上的抵頂力可由位于第一導電端子每一排水平部上的絕緣塊承接,從而導電端子不會繼續向上運動而變形或造成串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絕緣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的部分導電端子與絕緣塊的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1包括絕緣本體2、固持于絕緣本體2內的若干導電端子3、安裝于絕緣本體2上的遮蔽殼體4、絕緣塊5以及安裝于絕緣本體2后端的以將各導電端子3定位的定位塊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10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馬達轉子的磁石與硅鋼片固定構造
- 下一篇:帶太陽能電池的便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