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泄漏自吸泵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40282.3 | 申請日: | 200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46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丁基祥;李健;朱紅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基祥 |
| 主分類號: | F04D29/10 | 分類號: | F04D2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537江蘇省靖江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泄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自吸泵,尤其是涉及到一種在各個化工、電力、冶金、環保、消防、建筑、石油、采礦、污水處理等行業廣泛使用的無泄漏自吸泵。
技術背景:提高泵的效率,降低泵的耗能,減少客戶因泵的泄漏而導致的環境污染是泵行業內目前爭相開發的項目和課題。長期以來,由于液下泵的造價昂貴,易損件多,維修困難而且維修費用也不低;潛水潛污泵整個浸入介質中,包括電機,如發生小的泄漏就會造成大的故障,甚至使整個泵處于癱瘓。因此在化工及污水處理等行業中開始將自吸泵代替了以上泵類,并在各個化工,電力,冶金,環保,消防,建筑,石油,采礦,污水處理等行業廣泛使用。自吸泵所使用的機封裝置一般為填料密封或機械密封,由于密封低于泵內儲液液位,因此長時間使用容易產生磨損而產生“跑、冒、滴、漏”現象,因而都無法同時達到高效節能環保的理想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無泄漏自吸泵,解決了填料密封泄漏和機械密封需要維護等難題,徹底杜絕了“跑、冒、滴、漏”現象。該密封裝置為非接觸式間隙密封,不存在機械磨損,可靠性高,壽命極長,且無需保養。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泄漏自吸泵,包括泵體、葉輪、壓蓋、泵軸和護管,所述的泵軸通過護管安裝在所述的泵體上,在所述泵軸的一端安裝有葉輪,在泵軸的另一端與所述護管之間安裝有密封裝置和密封壓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裝置和密封壓蓋之間的所述泵軸上安裝有副葉輪。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副葉輪而采用“多面連環流體動力密封”新技術,解決了填料密封泄漏和機械密封需要維護等難題,徹底杜絕了“跑、冒、滴、漏”現象,該密封裝置為非接觸式間隙密封,不存在機械磨損,可靠性高,壽命極長,且無需保養。
2.當揚程>50米時,采用兩個單端面機械密封背靠背裝在密封壓蓋內,同時產生泄壓和密封雙保險,使泵的密封效率更高、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無泄漏自吸泵的結構示意圖
1.泵體??2.葉輪??3.密封裝置??4.護管??5.泵軸
6.副葉輪??7.密封壓蓋A??8.機械密封??9.密封壓蓋B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中可以看出,一種無泄漏自吸泵,包括泵體1、葉輪2、密封壓蓋A7、泵軸5和護管4,所述的泵軸5通過護管4安裝在所述的泵體1上,在所述泵軸5的一端安裝有葉輪2,在泵軸5的另一端與所述護管4之間安裝有密封裝置3和密封壓蓋A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裝置3和密封壓蓋A7之間的所述泵軸5上安裝有副葉輪6。
當揚程>50米時,為了使泵的密封效率更高、壽命更長,在所述的密封壓蓋A7上設置有密封壓蓋B9,在密封壓蓋A7和B9之間的空隙安裝有一組背靠背的機械密封8,起到泄壓和密封雙保險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基祥,未經丁基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02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