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減震套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40000.X | 申請日: | 2007-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32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吉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云飛 |
| 主分類號: | D01H4/08 | 分類號: | D01H4/0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125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太***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震套,具體地說是用于轉杯紡紗機上,屬于紡織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術中,用于轉杯紡紗機上的減震套主要由外圈、內圈、橡膠、緊定螺釘組成。外圈與內圈通過橡膠圈連成一體,大大降低了強度,使用時間長了以后容易使橡膠產生老化脫落現象。該減震套重量重,生產成本高。使用時,轉杯軸承放于內圈中,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容易通過減震套散發掉,減震效果不理想。減震套上沒有開設加油孔,當轉杯軸承需定期加油時,無法直接通過減震套把油脂注入到軸承內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減震套,大大改善了減震效果,在工作過程中容易使熱量散發掉,并可方便地通過加油孔把油脂注入到軸承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前減震器結合件及后減震器結合件組成,前減震器結合件由外圈、內圈通過前橡膠圈連接成一體,后減震器結合件由外圈、內圈通過后膠圈連接成一體,并分別壓于內套上。特征是前減震器結合件和后減震器結合件為分體式,在內套上分別開有散熱孔和加油孔。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能降低本身重量,大大改善了減震效果;由于在內套上開有散熱孔,工作過程中容易使熱量散發掉;另外在內套上還開有加油孔,可方便地通過加油孔把油脂注入到軸承內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外圈1、10、內圈2、11、前橡膠圈3、后橡膠圈4、內套5、螺母6、緊定螺釘7、散熱孔8及加油孔9等組成。
如圖1示:外圈1、內圈2通過前膠圈3連接成一體,為前減震器結合件;外圈10、內圈11通過后膠圈4連接成一體,為后減震器結合件。前減震器結合件和后減震器結合件為分體式,然后分別壓于內套5上,螺母6焊于內套5上,緊定螺釘7定位于轉杯軸承的定位圈上,使其連接成一個整體。該種結構緊湊、合理,能提高整體強度,可降低本身重量,因此大大改善了減震效果。
由于內套5厚度薄在其上開有散熱孔8,當轉杯軸承在高速運轉時產生的熱量通過內套5上的散熱孔8散發掉,保證轉杯軸承在運轉時的正常溫度,并可延長其使用壽命;內套5上開有加油孔9,當轉杯軸承需要定期加油脂時,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加油孔9把油脂注入到軸承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云飛,未經吉云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400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