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力輸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9368.4 | 申請日: | 200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041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以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以松 |
| 主分類號: | B22C5/04 | 分類號: | B22C5/04;B22C5/16;B65G5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樊文紅 |
| 地址: | 214028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力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鑄造機械領域,涉及一種氣力輸送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舊砂再生功能的氣力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對鑄造舊砂的再生利用問題,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十分重視。目前常用的砂再生機有振動破碎再生機、機械破碎再生機、滾筒碾壓再生機、磨球再生機等,這些再生機存在設備龐大,占地較多,噪音大,故障頻率高,設備投資大,運營成本高的缺陷。現有的砂氣力輸送裝置不具備使舊砂再生的功能,舊砂經氣力輸送發送到混砂機上方的料斗,再對舊砂粒進行高強度的機械碰撞磨擦處理。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投資少,運營成本低并具有舊砂再生功能的氣力輸送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力輸送裝置,包括氣力發送罐和氣力輸送管,它還包括砂再生管,所述的砂再生管為內徑大、小交替變化的管體。
上述砂再生管管徑大、小交替變化可以通過多種技術方案實現,例如,
1、砂再生管直接鑄造為管徑大、小間隔交替的管體;
2、直管內間隔設置帶有小于直管內徑的孔的隔板;
3、直管內間隔設置小孔徑的管體。
本實用新型中,氣力輸送裝置中的砂通過再生管時,在管徑小的管體段速度增大,速度可以由2m/s增加到20-40m/s,后經過管徑大的管體段時砂子散射,再經過管徑小的管體段時砂子再次增速,然后再次散射,如此反復若干次,形成砂湍流,從而形成砂的強力搓擦,達到再生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直管內設置若干錐管實現管徑的大小變化。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氣力輸送管終端的撞擊箱內設有撞擊再生裝置:它包括垂直于輸送管方向的撞擊板和設置在撞擊板垂直面上的若干撞擊桿。
所述撞擊桿可以是桿狀體,也可以是板狀體。
砂流打在撞擊板和撞擊桿上,產生連續的撞擊和搓擦,加強了再生效果。砂經過撞擊桿的阻擋后成發散狀垂直下落,具有揚塵效果,砂中的粉塵容易被除去,從而可以更大限度底減少再生砂中的粉塵含量,得到再生效果更好的砂。
本實用新型利用在原有的氣力輸送裝置上加設砂再生管以及砂再生裝置,造價便宜,一般只需定期更換砂再生管和砂再生裝置即可。利用本實用新型運送的砂再生效果顯著并可以提高再生砂的去灰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氣力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再生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再生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再生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撞擊再生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撞擊再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撞擊再生裝置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氣力輸送裝置1,包括氣力發送罐2和氣力輸送管3,它還包括砂再生管4和設置在輸送管道終端的撞擊再生裝置5。
如圖2所示,砂再生管4為在直管內加設若干帶有吸口狀孔的套管41的管體,套管41為耐磨材料制成的。多個砂再生管4之間采用法蘭6連接,砂再生管4兩端采用法蘭與氣力輸送管3連接。
如圖6和7所示,撞擊再生裝置5包括撞擊板51和設置在撞擊板垂直面上的若干撞擊桿52,以及安裝板53,撞擊板51與安裝板53固定連接。
如圖5所示,撞擊再生裝置5安裝于輸送管終端6,撞擊板51垂直于氣力輸送管3中的砂流方向,安裝板53與輸送管終端6安裝連接。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砂再生管4為在直管內間隔焊接若干耐磨材料制成的倒錐管42的管體。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砂再生管4為在直管內間隔焊接若干帶有小于直管內徑的孔的隔板43的的管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以松,未經朱以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93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