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底層增氧微孔曝氣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8276.4 | 申請日: | 200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42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國華居禮蔣宏斌 |
| 主分類號: | C02F7/00 | 分類號: | C02F7/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1100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層 微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曝氣裝置,尤其是一種微孔曝氣裝置,屬于水產養殖及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曝氣裝置是水產養殖及水處理領域應用普遍的設施。據申請人了解,現有曝氣裝置通常通過攪拌機構等使空氣溶入水中,因此基本設置在離水面不遠處。結果,水底容易形成死角,不利于水產養殖或水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通過改進,提出一種可以消除水底死角的底層增氧微孔曝氣裝置,從而獲得更好的水產養殖或水處理效果。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底層增氧微孔曝氣裝置包括空壓機,所述空壓機通過管路接基本水平的主氣管,所述主氣管通過由上至下的并聯輔氣管分別接位于水底的曝氣管,所述曝氣管上制有透氣微孔。
這樣,可以通過主、輔氣管將壓縮空氣輸送到水底,由曝氣管的微孔中滲出,行為比表面積很大的微泡,在上浮過程中充分溶入水中,產生理想的曝氣效果。容易理解,本實用新型沒有死角,可以使整個水域充分曝氣,因此無論是水產養殖還是水處理均十分理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底層增氧微孔曝氣裝置如圖1所示,兩并聯空壓機1分別通過位于管路上的截止閥6和排氣閥7接基本水平的主氣管2。兩并聯空壓機1可以互為備份,通過截止閥6連通或截斷,實現一備一用,排氣閥7用于調整氣壓和開機時排氣。主氣管2可根據需要選用PPR或鋼質材料,通過各相應控制閥3分別接由上至下的并聯輔氣管4,各輔氣管每兩根一組,分別接位于水底的U型曝氣管5兩端,U型曝氣管5上制有透氣微孔,借助固定拉繩固定在水底。控制閥3用于調節輔氣管的出氣量,輔氣管可選用橡膠管或增強塑料管。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底層增氧微孔曝氣裝置如圖2所示,主要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各輔氣管由上至下再延伸到水底,分別接均布在水底的盤狀曝氣管5,各盤狀曝氣管5分別固定在鋼質圓盤上。
圖中的尺寸為安裝參考尺寸。
以上實施例的底層增氧微孔曝氣裝置由水底曝氣,不存在死角,可以產生理想的曝氣效果,并且調控方便,空壓機有備份,運行可靠,無論是水產養殖還是水處理均可以采用。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國華居禮蔣宏斌,未經孫國華居禮蔣宏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82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