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高壓共軌泵的調壓式溢流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7068.2 | 申請日: | 2007-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519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威孚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59/20 | 分類號: | F02M59/20;F02M59/4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31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高壓 共軌泵 調壓 溢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溢流閥,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新型高壓共軌噴油泵的調壓式溢流閥。
背景技術
柴油機高壓共軌系統的高壓泵大多采用進油計量法控制油泵的供油量,這種方法得到的供油量取決于兩個因素,進油節流閥的開度和進油壓力。輸油泵將燃油壓縮后通向進油節流閥,一部分通過節流口進入柱塞,經柱塞壓縮后產生供油量,其余部分推開溢流閥流回油箱或輸油泵入口。因此,進油壓力取決于溢流閥的壓力-流量特性和流過溢流閥的流量。為了得到精確的供油量就需要精確的進油壓力,目前的方法是保證大批量生產中所有溢流閥的壓力-流量特性曲線的一致性,這需要在溢流閥裝到共軌泵上之前對每個溢流閥的壓力-流量特性單獨進行調整,保證壓力與流量的對應關系。但是,進油壓力還與輸油泵的流量有關,如果輸油泵的流量大,流過溢流閥的流量也必然大。所以,輸油泵的流量差異會引起進油節流閥的進油壓力差異,從而影響供油量。輸油泵的流量差異來源于輸油泵的零件制造精度,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輸油泵流量差異無法通過調整來減小或消除。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用于高壓共軌泵的調壓式溢流閥,以保證進油節流閥進油壓力的一致性。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在閥體的內部有貫通的中孔,在閥體的前端有閥座,在閥座上設置貫通的進油口,在閥體上靠近閥座的壁上設置出油口,在閥體的中孔后面壓入固定鋼球,中孔的中間裝有彈簧,中孔的前面有活動鋼球,彈簧將活動鋼球壓在閥座的錐面上;其特征是:在閥體的后端設置用于連接調整工具的外螺蚊。
閥座和閥體安裝到共軌泵上后貼合在一起。在進油口靠近閥體的一端設置圓錐座面。在閥體的外螺紋段上螺接可拆卸的螺套,在螺套的另一端內螺接壓頭,在壓頭的內端設置頂頭,該頂頭的直徑小于中孔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可以在溢流閥裝到共軌泵上后通過調整后端鋼球的壓入深度直接調整進油壓力,從而補償了輸油泵的差異;2、由于不需要在溢流閥裝到共軌泵上以前對溢流閥進行調整,可以將閥座和閥體分成兩個零件,方便了閥座錐面的加工,提高了閥座錐面與鋼球之間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中:1、閥座,2、活動鋼球,3、彈簧,4、閥體,5、固定鋼球,6、螺套,7、壓頭,8、中孔,9、出油孔,10、進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在閥體4的內部有貫通的中孔8,在閥體4的前端有閥座1,在閥座1上設置貫通的進油口10,在閥體4上靠近閥座1的壁上設置出油口9,在閥體4的中孔后面壓入固定鋼球5,中孔8的中間裝有彈簧3,中孔8的前面有活動鋼球2,彈簧3將活動鋼球2壓在閥座1的錐面上;在閥體4的后端設置用于連接調整工具的外螺蚊。閥座1和閥體4安裝到共軌泵上后貼合在一起。在進油口10靠近閥體4的一端設置圓錐座面。在閥體4的外螺紋段上螺接可拆卸的螺套6,在螺套6的另一端內螺接壓頭7,在壓頭7的內端設置頂頭,該頂頭的直徑小于中孔8的直徑。
工作時來自輸油泵的油一部分流向進油節流閥,多余部分經閥座1內進油口10將鋼球2推離閥座1,通過閥體4上的出油口9流回輸油泵入口,進油節流閥的進油壓力取決子彈簧3對活動鋼球2的壓力和通過溢流閥的流量。需要調整進油壓力時,將螺套6擰到閥體4上,壓頭7擰入螺套6,然后在規定的轉速下,用壓頭7端部的頂頭將固定鋼球5逐漸壓入閥體4的中孔8內,使彈簧3對活動鋼球2的壓力逐漸加大,即進油壓力逐漸上升,直到達到規定值。螺套6和壓頭7只是調整工具,調整結束后取下,不必隨油泵出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威孚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威孚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70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