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6730.2 | 申請日: | 2007-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345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程;陳曉鋒;朱志軍;王燦軍;高新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蔣光恩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車身 前部 結構 | ||
1.一種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包括前保險桿橫梁(2)及設在其朝向車身前部方向并與其緊固連接的前保險桿吸能塊(3),在其左右兩端朝向車身后部方向各設一個前縱梁(1),兩個前縱梁(1)為水平布置且互相平行,設水箱橫梁總成(4)與所述的前保險桿橫梁(2)及兩個前縱梁(1)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在前保險桿橫梁(2)和前保險桿吸能塊(3)的下方,設有與其平行的、桿狀的下橫梁(7),在其兩端的車身后部方向各設一個在前縱梁(1)的下方并與其平行的下支撐梁(6),所述的下支撐梁(6)固定連接在水箱橫梁總成(4)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橫梁(7)與兩個下支撐梁(6)相應的位置,各設一個起碰撞吸能作用的、與下支撐梁(6)軸線延長線重合的、方管形的下吸能盒(5),所述的下吸能盒(5)固定連接在水箱橫梁總成(4)上。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橫梁總成(4)上設水箱橫梁本體(8),所述的水箱橫梁本體(8)在兩個下支撐梁(6)的下方并與前保險桿橫梁(2)平行;在所述的水箱橫梁本體(8)的兩端位置的朝向車身上部的方向上,各設一個鉛垂的水箱橫梁立柱(9)并與水箱橫梁本體(8)緊固連接為一體,所述的水箱橫梁總成(4)與前保險桿橫梁(2)及兩個前縱梁(1)的固定連接、下支撐梁(6)與水箱橫梁總成(4)的固定連接、下吸能盒(5)與水箱橫梁總成(4)的固定連接,均通過所述的水箱橫梁立柱(9)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下支撐梁(6)在其桿身上,各設一個“S”形的彎曲。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縱梁(1)在其位于朝向車身后部方向的位置上,設與前保險桿橫梁(2)平行的前縱梁連接板(10),與兩個前縱梁(1)緊固連接,所述的前保險桿橫梁(2)、兩個前縱梁(1)及前縱梁連接板(10)構成一個近似矩形的剛性框形結構。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撐梁(6)在其位于朝向車身后部方向的位置上,設與下橫梁(7)平行的下支撐梁連接板(11),與兩個下支撐梁(6)緊固連接,所述的下橫梁(7)、兩個下支撐梁(6)及下支撐梁連接板(11)構成一個近似矩形的剛性框形結構。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車身前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撐梁連接板(11)在其兩端朝向車身上部的方向并與前縱梁(1)對應的位置上,各設一個與其緊固的緊直的下支撐梁豎桿(12),其上端與前縱梁(1)緊固連接,所述的水箱橫梁立柱(9)、下支撐梁豎桿(12)、前縱梁(1)及下支撐梁(6)構成一個近似矩形的剛性框形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67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功率LED調光驅動器
- 下一篇:水田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