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軸伸多級屏蔽電泵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6163.0 | 申請日: | 2007-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74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許元蘭;許吉軍;許元峰;胡文;范文;儲仁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3/14 | 分類號: | F04D13/14;F04D29/24;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82***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軸伸 多級 屏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產品,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屏蔽電泵。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中的屏蔽電泵為單軸伸結構,單軸伸屏蔽電泵在工作時,推力盤需承受葉輪產生的軸向力。當泵的揚程較高、葉輪口徑較大時,推力盤所承受的推力也很大,其磨損也較快,極易造成屏蔽電泵損壞。特別是多級屏蔽電泵,因推力盤受力過大,很容易失效;且現有的多級屏蔽電泵的軸伸懸臂較長而撓度大,泵支點多,泵很容易卡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軸伸多級屏蔽電泵,能夠使轉子軸向力自動平衡、減小軸的懸臂長度、減少泵的支點數量,進而達到延長屏蔽電泵壽命、提高屏蔽電泵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是設置雙軸伸電機,在雙軸伸電機的兩端軸伸端,分別設置有泵頭,形成雙泵頭結構,兩只泵頭內的葉輪相向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也在于:
位于每只泵頭內的葉輪為單片或多片相向串聯,兩端泵頭內的葉輪片數相差不大于1。
兩端泵頭通過連通管串聯設置。
以一端泵頭的入口為輸入端,另一端泵頭的出口為輸出端,串聯設置在其間的連通管上設置設置有分壓輸出端。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設置雙軸伸電機,充分利用了電機軸承的支撐作用,使屏蔽電泵可以少設支點;同時在雙軸伸電機的兩端軸伸端上分裝葉輪,使得所需的單端軸伸的長度減小;當屏蔽電泵工作時,葉輪產生的軸向力因在屏蔽電機兩軸伸端方向相反,故而相互抵消或抵消大部分后略有殘余,使得推力盤受力很小。由于屏蔽電機軸伸的縮短、泵支點的減少、推力盤載荷的減輕,屏蔽電泵的壽命得以延長,可靠性得以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電機、2左泵頭、3右泵頭、4左泵頭葉輪、5右泵頭葉輪、6輸入端口、7輸出端口、8連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設置雙軸伸電機1,在雙軸伸電機1的兩端軸伸端,分別設置有泵頭,包括左泵頭2和右泵頭3,形成雙泵頭結構,左泵頭2內的左泵頭葉輪4和右泵頭3中的右泵頭葉輪5相向布置,以便形成工作時軸向力的相互抵消。
本實施例中,左泵頭2中串聯設置有兩片左泵頭葉輪4,右泵頭3中為單片右泵頭葉輪5,為了在兩端盡可能平衡設置,兩端泵頭內的葉輪片數相差不大于1。
圖中所示,兩端泵頭通過連通管8串聯設置,以左泵頭2的入口為輸入端口6,以右泵頭3的出口為輸出端口7,連通管8串聯連接在左泵頭2的出口和右泵頭3的入口之間,為了實現不同壓力等級的輸出,可以在連通管8上設置分壓支路輸出端。
液體首先從左泵頭2的入口、即輸入端口6進入,經左泵頭2的兩級葉輪后達到一定的壓力,再經左泵頭2的出口、由連通管8到達右泵頭3的入口;在右泵頭3的右泵頭葉輪5的作用下,繼續提高壓力,最后在右泵頭3的出口即輸出端口7中泵出,從而達到泵送的目的。
除上述串聯運行外,連通管8上設置的分壓支路輸出端可以實現不同壓力等級的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三聯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61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解多功能天車出鋁鉤頭防脫裝置
- 下一篇:插頭插座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