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用途便攜式安全警示燈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3143.8 | 申請日: | 200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282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湯逸莼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逸莼 |
| 主分類號: | F21L2/00 | 分類號: | F21L2/00;F21V15/02;F21V23/00;F21V21/096;F21V21/088;F21W111/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靜安 |
| 地址: | 214073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用途 便攜式 安全 警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全警示用品,尤其涉及一種多用途便攜式安全警示燈。
背景技術
行人或騎自行車者與機動車相撞的交通事故,雖然有多種原因引起,但不可否認很多是與駕駛者警惕性不夠高、思想不夠集中,同時行人或騎車者在駕駛者視野中目標不夠顯著而引起的。
在燈光昏暗的道路上,或是沒有路燈的鄉間公路上,或是在陰霾多霧的天氣里,快速行駛車輛中的駕駛者由于能見度較低的緣故,往往很難及時發現車前方出現的行人,因而很容易發生相撞事故。如這些行人或騎車者隨身帶著發光物或反光物,則情況就會大不相同。例如,象交通警和修路工身著的反光服就能使駕駛者在光線很暗的狀況下很容易地辨認出他們;如這些行人或騎車者帶著不斷閃爍的燈光物則更容易被人辨認,象警車頂上閃爍的警燈。但問題是走在暗淡道路上的行人,既不太可能身著專業用的反光服更不可能攜帶閃爍的警燈,如何使這些行人能目標清晰地顯示在駕駛者的視野中,以便他們及時避讓,使行人或騎車者行走更加安全?此外,黑暗中車輛在較少人煙的野外拋錨時,略或行人、騎車者在昏暗的野外行走遇到意外時,他們如何呼救,向外傳達求救信息?這些都是值得研究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一種行人或騎車者在光線暗淡的道路上行走時能給予架車者以清醒提示并能在野外發生意外時發出求救信息的一種多用途便攜式安全警示燈,它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包括機殼和置于機殼內的發光器、發光器控制電路板、電源以及安裝在機殼上的電源開關,發光器和電源及電源開關通過對應導線與發光器控制電路板對應端連接。
所述機殼由透明材料的殼蓋和殼體組成,所述殼蓋固定或活動連接在殼體的前端。
所述發光器置于所述殼蓋的內側空間。
所述發光器控制電路板、電源和電源開關置于所述殼體內,殼體一側設有用于放置電池的活動側板。
所述殼體外側底面嵌接有磁鐵。
所述殼體外側底面設有固定夾。
所述殼體外側設有穿繩孔。
所述發光器采用發光二極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警示燈由其上的固定夾或掛繩或磁鐵連接在行人或騎車者的身體上或自行車車體上,攜帶十分方便,它通過閃爍的光線給架車者以清晰的提醒,以使他們盡早發現路上的行人或騎車者,及時避讓,避免人車相撞事故;此外,在黑暗的野外,車輛拋錨或行人、騎車者發生意外可以用本實用新型的警示燈向外發出求救信號,以便盡早得到救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發光器控制電路與發光二極管及電源、電源開關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1是殼體,2是殼蓋,3是發光二極管,4是發光器控制電路板,5是電池,6是電源開關,7是穿繩孔,8是固定夾,9是磁鐵,10活動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對照圖1,機殼由殼蓋2和殼體1組成。殼蓋2由透明塑料制成,它固定連接在殼體1的上端,發光二極管3固定在殼體1的上側面上,處于由殼蓋2和殼體1上側面板所組成的空間內。發光器控制電路板4則固定在殼體1上側。電池5卡接在殼體1內的正負極壓簧上,其中負極壓簧連接在活動側板10上,活動側板10是可開合的,以便放置或更換放電池5。電源開關6安裝在殼體1的側面上,其按鈕露出殼體1外便于使用者按動該開關,對本實用新型的警示燈進行控制。在殼體1外側底面設計了固定夾8,這樣警示燈可通過該固定夾連接在行人或騎車者的衣服上或包帶上。在殼體1外側的一邊角處還設置了穿繩孔7通過該穿繩孔穿上掛繩,這樣警示燈可以掛在行人或騎車者的脖子上或手腕上。在殼體1外側外側底面嵌接有磁鐵9,可以通過該磁鐵的吸附在行人或騎車者衣物上具有磁鐵的部位,或吸附在自行車上。
對照圖2,發光器采用發光二極管3,發光器控制電路板4上的控制電路是一普通的定時開關電路,一般制成集成電路芯片并與發光二極管3連接成一體形成一個器件。控制電路板4上的電源輸入端與串接電源開關的電源連接,發光器控制電路板4上的信號輸出端與發光二極管3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逸莼,未經湯逸莼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31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式給料機承壓導料槽
- 下一篇:節能環保燃油熱風發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