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軋環機電氣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33082.5 | 申請日: | 2007-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03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俊明;趙偉;薛百忍;馬步強;楊展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4 | 分類號: | 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責任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鮑燕平;潘憲曾 |
| 地址: | 710032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電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設備領域,特別是用于軋環機的工藝控制、過程控制、傳動控制、軋制操作、建立軋制工藝庫、存儲軋制過程數據的電氣系統的軋環機電氣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隨著控制和管理技術的發展,市場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傳統的軋環機電氣控制系統已經不能適應大型徑軸向軋環機的要求,為此針對徑軸向軋環機工藝性強、軋制過程復雜、控制回路多、參數關系復雜、系統響應快等特點,需要研制開發一種新型徑軸向軋環機的電氣控制系統。
目前國內軋環設備的電氣控制系統總體比較簡單,設置一個控制站,沒有設置工藝站,并且采用手動軋制,因此控制系統實時性差,隨機性大,加工大尺寸環件困難,產品質量不能保證,不適應軋制多品種的環形件,不利于軋制工藝的優化,不利于軋環機設備的有效使用,同時也不適應現代企業對產品的管理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徑軸向軋環機提供一套軋環機電氣控制裝置,它的結構簡單、功能完善、控制系統可靠性高、能滿足多種環件的軋制工藝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設計一種軋環機電氣控制裝置,它包括操作單元1、控制單元2、工藝單元3、主PLC控制單元4、副一PLC控制單元9、副二PLC控制單元10及直流傳動單元11;操作單元1、控制單元2、工藝單元3及主PLC控制單元4用工業以太網連接,控制單元2分別通過D/I板卡5、D/o板卡6、A/D板卡7及D/A板卡8與過程控制第一單元12電連接,主PLC控制單元4通過通信接口與副一PLC控制單元9、副二PLC控制單元10及直流傳動單元11電連接,副一PLC控制單元9、副二PLC控制單元10及直流傳動單元11通過接口與過程控制第二單14電連接;D/A板卡8與主PLC控制單元4電連接,主PLC控制單元4、A/D板卡7、D/A板卡8、副一PLC控制單元9和副二PLC控制單元10與操作及顯示單元13電連接。
所述的操作單元1是一臺計算機。
所述的控制單元2是一臺計算機。
所述的工藝單元3是一臺計算機。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
1.整個控制系統采用了計算機控制技術、全數字直流調速、集散式的PLC控制及遠程通訊技術。
2.該方案將徑軸向軋環機復雜的控制系統劃分成多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單元,每個獨立的控制單元完成相應的控制任務,在其控制單元內部完成閉環控制(包括狀態檢測、調節計算和輸出控制),縮短了控制系統的運行周期,提高系統的實時性。
3.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由于對各控制單元功能劃分比較合理,使控制站與PLC站間需要交換的數據得到精簡,降低了兩個控制站間的數據依賴(主要有環件外徑和錐輥速度)性,同時必要的數據還通過硬件直接傳送。
4.控制站選用的操作系統為DOS。
5.工藝站能夠存儲實時軋制數據,工藝人員可據此修改和完善軋制工藝,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建立有產品檔案。同時工藝站和操作站具有完善的狀態顯示能力,為系統維護提供幫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操作單元;2、控制單元;3、工藝單元;4、主PLC控制單元;5、D/I板卡;6、D/o板卡;7、A/D板卡;8、D/A板卡;9、副一PLC控制單元;10、副二PLC控制單元;11、直流傳動單元;12、過程控制第一單元;13、操作及顯示單元;14、過程控制第二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軋環機電氣控制裝置包括操作單元1、控制單元2、工藝單元3、主PLC控制單元4、副一PLC控制單元9、副二PLC控制單元10及直流傳動單元11。操作單元1、控制單元2、工藝單元3及主PLC控制單元4用工業以太網連接,進行四個站之間的數據傳輸。為了提高系統可靠性,控制單元2分別通過D/I板卡5、D/o板卡6、A/D板卡7及D/A板卡8與過程控制第一單元12電連接,過程控制第一單元12是環件外徑和錐輥速度,通過D/I板卡5、D/o板卡6、A/D板卡7及D/A板卡8直接傳送環件外徑和錐輥速度的模擬量;主PLC控制單元4通過通信接口與副一PLC控制單元9、副二PLC控制單元10及直流傳動單元11電連接,副一PLC控制單元9、副二PLC控制單元10及直流傳動單元11通過接口與過程控制第二單14電連接。D/A板卡8與主PLC控制單元4電連接,主PLC控制單元4、A/D板卡7、D/A板卡8、副一PLC控制單元9和副二PLC控制單元10與操作及顯示單元13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未經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30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