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雙曲柄飛剪機的剪刃側間隙調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3051.X | 申請日: | 200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92741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2-11 |
| 發明(設計)人: | 蔣繼中;尹剛;王鵬;王社昌;張勇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3D36/00 | 分類號: | B23D36/00;B23D35/00;B23D2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責任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鮑燕平;潘憲曾 |
| 地址: | 710032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曲柄 飛剪機 剪刃側 間隙 調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設備領域,特別是橫切生產線中用于雙曲柄飛剪機的剪刃側間隙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橫切生產線中,成品板材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是飛剪剪切時的剪切毛刺大小,對于高精度的產品,用戶要求切口的毛刺高度≤0.02mm甚至更小,這就要求飛剪的剪刃側間隙的數值要準確。另外,產量也是生產線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飛剪的剪刃側間隙的調整普遍采用剪刀背部加減墊片和螺栓推拉下刀座的調節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調節精度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雙曲柄飛剪機的剪刃側間隙調整裝置,它的機構簡單、操作方便、調整精度高、剪切時間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設計一種用于雙曲柄飛剪機的剪刃側間隙調整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刀片1、刀座2、刀梁4、滾珠絲杠付5,刀座2固定連接有滾珠絲杠付5,刀片1固定在刀座2上,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移動方向與刀片1的剪刃側呈角度a,刀片1的剪刃側與定刀片的剪刃側平行,刀梁4與側壓塊3之間為斜面接觸,側壓塊3與刀座2也為斜面接觸,通過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刀片1的剪刃側與滾珠絲杠付5絲杠移動方向呈角度a移動。
所述的剪刃側呈角度a值在0.6-2度之內,最佳值為1度。
所述的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上有角度傳感器6,滾珠絲杠付5與刀座2固定,滾珠絲杠付5使刀座2在刀梁4上呈角度a移動。
本實用新型通過斜面高度與長度的大比值以及高精度滾珠絲杠付的應用可以獲得高精度的剪刃側間隙的調整。此裝置具有機構簡單、操作方便、調整精度高、時間短的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刀片;2、刀座;3、側壓塊;4、刀梁;5、滾珠絲杠付;6、數字指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刀片1、刀座2、刀梁4、滾珠絲杠付5,刀座2固定連接有滾珠絲杠付5,刀片1固定在刀座2上,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移動方向與刀片1的剪刃側呈角度a,刀片1的剪刃側與定刀片的剪刃側平行,刀梁4與側壓塊3之間為斜面接觸,側壓塊3與刀座2也為斜面接觸,轉動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刀片1的剪刃側與滾珠絲杠付5絲杠移動方向呈角度a移動,向左刀片1的剪刃側與定刀片的剪刃側距離增加,向右刀片1的剪刃側與定刀片的剪刃側距離減小。使雙曲柄飛剪機的剪刃側間隙實現精確調節。
為了達到精確調節雙曲柄飛剪機的剪刃側間隙,a值不應太大,本實用新型給出的a值在0.6-2度之內,最佳值為1度。
如圖2所示,刀梁4與側壓塊3之間為斜面接觸,側壓塊3與刀座2也為斜面接觸。在刀梁斜面的作用下,使得刀座2上的刀片1接近或離開基準線,從而達到調節剪刃側間隙的作用。
如圖3所示,轉動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上有角度傳感器6,滾珠絲杠付5與刀座2固定,轉動滾珠絲杠付5,可以使刀座2在刀梁4上呈角度a移動,通過換算出剪刃間隙的大小與絲杠轉動或位移值,確定轉動滾珠絲杠付5的絲杠的轉動角度或位移值。進行剪刃側間隙調整。由于本實用新型是基于斜面的機理,斜面高度與長度的大比值以及高精度滾珠絲杠付的應用可以獲得高精度的剪刃側間隙的調整。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調整精度高、時間短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未經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30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