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負荷旋流沉淀澄清池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32912.2 | 申請日: | 2007-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59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莊昌璽;張文華;王繼武;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金橋給水排水設計與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26 | 分類號: | B01D21/26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真 |
| 地址: | 730030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負荷 沉淀 澄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水處理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沉淀澄清池。
背景技術:
目前,在水處理過程中,一般都使用獨立的沉淀池或澄清池,或利用微生物或石墨粉的澄清池進行水的凈化,其通過過濾裝置或者使用一些化學物質促使待凈化水中的雜質沉淀并使其分離,這些方法所使用的設備一般結構都比較復雜,不僅投資高、且耗能大。由于排泥量難控制,經常會導致過量排泥或由于布水不勻等問題,影響出水水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高負荷旋流沉淀澄清池,其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工程投資省,泥渣回流,布水均勻,實現二次分離,水的上升流速高的沉淀澄清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負荷旋流沉淀澄清池,包括有進水管(1)、出水管(12)、蜂窩斜管(9),其特點是還包括有進水管(1)設置在旋流沉沙器(2)中,使大部分泥砂從水中分離出來,為第一次泥水分離;反應桶(3)固連在旋流沉沙器(2)外,水流在反應桶(3)內進行藥劑氧化混凝接觸沉淀分離,為第二次泥水分離。其反應桶(3)與引水管(4)相連通,在引水管(4)的出口處設有布水器(5),使水流均勻的分布。布水器(5)通過配水管(6)和穿孔配水管(7)與過渡沉淀區(15)相連通,在過渡沉淀區(15)內設有蜂窩斜管(9),在蜂窩斜管(9)上方的清水區(16)內設有三角出水堰(10),三角出水堰(10)與出水管(12)相連通。
所述的高負荷旋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反應桶(3)內部還設有環形排泥管(8),環形排泥管(8)上開有孔,孔分布在管的上下左右,能夠充分把分離出來的泥沙等物質排出。環形排泥管(8)與排泥管(11)相連通,排泥管(11)又通過活性泥渣回流管(13)和螺桿泵(14)與進水管(1)相連通。活性泥渣回流管(13)能夠對進入池中的水在經過第一次泥水分離排出的泥水起到助凝作用,還可加上絮凝藥劑的投入,使原水中的泥砂和雜質容易分離沉淀出來。
所述的高負荷旋流沉淀澄清池,所述的漩流沉砂器(2)是底部設有開口的圓錐體,從漩流沉砂器(2)分離出的泥沙等物質從開口排出,在開口下方設有泥錐(17),泥錐(17)有35-50度的傾斜角度,可以防止泥沙在池底的沉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泥渣回流,布水均勻,實現二次分離,水處理過程中,使水流方向總共轉變4次,再加上旋流沉淀和藥劑氧化混凝接觸沉淀,從而使原水中的泥砂和各種雜質得以分離去除,從而得到濁度在10NTU以下的出水水質,再經過蜂窩斜管沉淀處理,出水濁度可達到3NTU以下。上升流速高達(即處理負荷高)2mm/s,所以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工藝的高負荷處理能力的優勢很明顯還可以節約用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見圖1,一種高負荷旋流沉淀澄清池,包括有進水管1、出水管12、蜂窩斜管9,進水管1設置在旋流沉沙器2中,進行旋流分離和重力分離,依靠水自身的壓力和重力,水流自然在旋流沉沙器2中旋轉,使大部分泥砂從水中分離出來,為第一次泥水分離。反應桶3固連在旋流沉沙器2外,水流經過旋流沉沙器2以后,進入反應桶內3內,進行藥劑氧化混凝接觸沉淀分離,為第二次泥水分離。反應桶3與引水管4相連通,在引水管4的出口處設有布水器5,使水流均勻的分布。布水器5通過配水管6和穿孔配水管7與過渡沉淀區15相連通,在過渡沉淀區15內設有蜂窩斜管9,在蜂窩斜管9上方的清水區16內設有三角出水堰10,三角出水堰10與出水管12相連通。所述的反應桶3內部還設有環形排泥管8,環形排泥管8上開有孔,孔分布在管的上下左右,能夠充分把分離出來的泥沙等物質排出。環形排泥管8與排泥管11相連通,排泥管11又通過活性泥渣回流管13和螺桿泵14與進水管1相連通。活性泥渣回流管13能夠對進入池中的水在經過第一次泥水分離排出的泥水起到助凝作用,還可加上絮凝藥劑的投入,使原水中的泥砂和雜質容易分離沉淀出來。所述的漩流沉砂器2是底部設有開口的圓錐體,從漩流沉砂器2分離出的泥沙等物質從開口排出,在開口下方設有排泥錐17,排泥錐17有45度的傾斜角度,可以防止泥沙在池底的沉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金橋給水排水設計與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甘肅金橋給水排水設計與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29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