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撬裝式油田智能穩流配水閥組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2753.6 | 申請日: | 2007-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082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琰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琰慶 |
| 主分類號: | E21B43/20 | 分類號: | E21B43/20;E21B34/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 地址: | 710021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撬裝式 油田 智能 流配 水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注水控制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撬裝式油田智能穩流配水閥組。
背景技術
油田注水系統一般由注水泵站、注水閥池、配水間、注水井及地面管線組成。配水間與注水井直接相聯,是實現穩產控水的關鍵環節。目前國內的注水技術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方式,油田配水間使用的高壓控制閥門多是人工調節的閘閥,調節費力、耗時,而且對調節水量難以掌握;閥座易堵、易卡或關閉不嚴,使用壽命很短。從現場的使用情況看,水表存在問題也較多,計量誤差大,材料消耗嚴重。當電網波動或干壓波動時,影響注水量。特別是夜間,由于壓力波動,工人不能及時發現并調節,致使注水失控,干壓較低時甚至出現“倒灌”現象,造成出砂,嚴重影響油田的穩定開發,增大修井成本。目前,油田上的每口注水井都安裝有高壓閥門、壓力表和流量計等設備。這些設備在實際生產中存在著許多不合理和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控制注水的高壓閥門多為閘閥或截止閥,閥門因開、關造成磨損,特別是在壓差大的情況下易導致密封失效,發生滲漏,甚至出現絲桿飛出傷人或毀壞設備的事故。因此閥門更換周期僅為一年,甚至更短;(2)大部分油田注水壓力都在15Mpa以上,部分油田注水壓力超過40Mpa,人工調節極不安全;(3)由于電網波動或者注水泵站出現異常,會造成注水井壓力的波動,有時會引起注水管線破裂,如果操作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則會損壞生產設備,影響注水工作的正常進行;(4)由于人工控制的時間滯后效應,不能對注水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特別在夜間,由于壓力波動,工人不能及時發現并做出相應的處理,則會造成注水井失控或注水井“倒灌”,有的造成注水井出砂,這種現象嚴重影響油田的穩定開發和安全生產;(5)注水井注水流量人工調節,程序繁鎖,由于地質動態調配頻繁,部分注水站供水量與實際注水量不匹配,泵站打回流量大,造成能量浪費,且回流閥前后壓差大,造成回流閥使用壽命短,因而增加了泵站的運行費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可自動控制流量且運行安全的撬裝式油田智能穩流配水閥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撬裝式油田智能穩流配水閥組,包括與水泵連接的注水總管1和與注水總管1相連通的配水管2,注水總管1上安裝有壓力表3,其特征在于:位于注水總管1與配水管2之間安裝有總閘閥6和過濾器5;位于配水管2上至少連接有一根與注水井相連接的支管7,支管7上安裝有支管閘閥8和高壓流量自動控制儀9。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具有計算機485接口,可實現遠程操控,進行數據采集、分析注水壓力;流量變送采集精度高,控制平穩,安全可靠,自動實現24小時穩流或穩壓控制;閥組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除具有自動控制功能外,還具備手動控制方式;現場應用顯示,可以有效減少人工調節閥門的工作量,使注水量保持平穩;在油壓小于注水井啟動壓力時,系統還可實現閥門自動關閉,避免油層回吐,保證注水井的安全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與水泵連接的注水總管1和與注水總管1相連通的配水管2,注水總管1上安裝有壓力表3,位于注水總管1與配水管2之間安裝有總閘閥6和過濾器5;位于配水管2上至少連接有一根與注水井相連接的支管7,支管7上安裝有支管閘閥8和高壓流量自動控制儀9。
位于高壓流量自動控制儀9出水一側的支管上安裝有壓力表3。
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流量自動控制儀的流量計部分采用經過特殊處理的葉輪、軸和軸承構成。對油田現場污水具有很強的防結垢功能,所述葉輪支架總成很容易從表殼內取出,給流量計的周期性檢定工作帶來了極大方便。流量控制有交流電機驅動和手動兩種模式。當停電時,流量計由于有內部電池供電可正常工作,此時可手動調節閥門,由于減速裝置的作用手輪很輕,調節的分辨率很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琰慶,未經李琰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275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