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多年凍土隧道的隔熱保溫層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32560.0 | 申請日: | 2007-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104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雙林;梁文灝;劉小剛;楊國柱;劉赤貞;李國良;蘇新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21D9/14 | 分類號: | E21D9/14;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多年凍土 隧道 隔熱 保溫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隧道工程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多年凍土隧道的隔熱保溫層。
二、背景技術:
隧道穿越多年凍土層,由于施工、列車散熱及氣溫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凍土層的邊界條件發生改變,隧道周圍處于多年凍結狀態的圍巖就要發生融化,變成凍土活動層,亦即形成凍融圈。凍融圈的循環使襯砌結構處在凍脹力往復作用的不利環境中,往往造成襯砌嚴重開裂甚至破壞。因此,凍融圈是多年凍土地區影響隧道結構穩定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對其范圍、動態變化的控制十分必要。
我國已建嚴寒地區及多年凍土地區隧道主要集中在牙林線、嫩林線及南疆線。由于氣候嚴寒,大多數隧道內較為普遍地發生襯砌開裂,酥碎,剝落、掛冰和線路冒水、積水、結冰等病害,嚴重威脅行車安全,降低隧道使用壽命,養護工作繁重,治理十分困難。國外,日本、俄羅斯、北歐、北美等國的凍害也十分嚴重。如日本曾對國鐵全線進行了一次調查,在總數3819座隧道中,漏水的占56%(2135座),總延長1834km中占71%(1296km)。其中,在嚴寒地區發生凍害者約占34%(130座),凡是漏水的隧道幾乎100%地形成凍害。
國內外大量學者也進行過一些研究,在國外,主要是在防凍保暖的措施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在蘇聯,采用管式電力加熱器對隧道供暖,用新型高效的保溫材料對水溝保溫。日本在北海道上羽幌隧道襯砌表面覆上絕熱材料,盡量防止地熱放出,借以保持隧道襯砌表面的溫度不致降到冰點以下(Okada,1990)。但這些研究用于嚴寒地區隧道,對于多年凍土隧道并不適應,且運營成本太高。
三、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于多年凍土隧道的隔熱保溫層,其可以以較小的厚度起到較大的隔熱效果,保溫效果良好,自身結構穩定,材料耐久性好,施工方便,在暖季時有效阻止了熱量向圍巖的傳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多年凍土隧道的隔熱保溫層,隧道包括一次襯砌和二次襯砌,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襯砌與二次襯砌之間設置有隔熱保溫層。
上述隔熱保溫層的厚度按以下公式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未經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25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