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鉆桿接頭機械手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1956.3 | 申請日: | 2007-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629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蔣文凱;呂毓軍;王東明;杜喜代;王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水鍛壓機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3/00 | 分類號: | B25J3/00;B23Q7/00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 代理人: | 鮮林 |
| 地址: | 731300甘肅省天水市***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桿 接頭 機械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標準車銑削加工領域的自動送料的裝置,具體說是一種鉆桿接頭機械手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石油鉆探設備制造業起步較晚,工藝技術相對滯后,目前國內仍然以合資或進口為主,國內目前只有幾家合資企業生產石油鉆桿及接頭。由于接頭螺紋為錐螺紋,螺紋公差等級要求高,接頭屬易耗品,要求生產效率高、加工質量高。螺紋加工的質量與效率影響石油鉆探的效率,由螺紋公差造成的鉆桿斷裂,報廢現象逐年增加,損失很大,也造成大量的能耗和人工耗費。
鉆桿接頭傳統的加工是靠人工上料、人工找正,這樣不僅加工質量差,且效率低,傳統加工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與發展。標準機器人活動范圍小、抓取重量輕,即使要用機器人,也要對卡爪進行改進。因此開發適合數控車、銑床專用機械手裝置不僅能滿足工件上下料,還可同時給多臺數控機床供料,提高生產效率。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實現鉆桿接頭自動送料與精確定位的專用的輔助裝置鉆桿接頭機械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鉆桿接頭機械手裝置,包括機架、小車、上料裝置、出料裝置、機械手、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組成,所述機架由四根立柱作基準支撐,前后各兩根立柱由縱梁聯接,在左右縱梁之間橫向設兩根橫梁,每根橫梁下方中間等距離分布著四根中間立柱,立柱上裝有調節座;所述小車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方,小車的下方裝有機械手;機架的下方四根立柱中間設有上料裝置和出料裝置。
所述的上料裝置由輸送架、長節距鏈輸送機構、翻料機構、短節距鏈輸送機構、油缸雙邊對中機構、升降旋轉機構組成,輸送架的前端設置長節距鏈輸送機構,翻轉機構設在輸送架中間,短節距鏈輸送機構布置在輸送架的后端,升降旋轉機構在短節距鏈輸送機構的后部。
所述的升降旋轉機構由旋轉齒輪、旋轉齒條、水平油缸、升降油缸、底座、導軌、升降架組成,升降油缸安裝在底座的下端,導軌安裝在底座的導向套中,導軌與升降架聯接,升降油缸固定在升降架的下方,升降架上部中間固定著旋轉齒輪,旋轉齒輪后側固定旋轉齒條,兩者嚙合運動,在升降架上旋轉齒條后側固定水平油缸與旋轉齒條相聯,在升降旋轉機構兩側布置有對中定位機構。
所述的出料裝置由輸送架、旋轉升降機構、推料機構、長節距鏈輸送機構組成,所述的推料機構設在輸送架的最后端,旋轉升降機構設在推料機構前端,長節距鏈輸送機構布置在輸送架的中間,長節距鏈輸送機構與旋轉升降機構之間設一過渡斜坡,長節距鏈輸送機構上方設一擋料架,在輸送架的最前端設有雙輥旋轉定位平臺,定位平臺下方設一落料斜坡。
本實用新型采用專用機械手裝置實現自動送料,保證每次裝夾的位置保持一致、保證了工件精度的一致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機械手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機械手裝置去掉小車的俯視圖;
圖3是圖2中的A-A剖視圖;
圖4是上料裝置的主視圖;
圖5是上料對中機構的主視圖;
圖6是上料對中機構的俯視圖;
圖7是上料升降旋轉機構的主視圖;
圖8是出料裝置的主視圖;
圖9是出料升降旋轉機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小車、上料裝置、出料裝置、機械手、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組成。小車安裝在機架上方,上料裝置、出料裝置安裝在機架下方,機械手安裝在小車的下方,負責工件的上料與出料。機架1由四根立柱8作基準支撐,前后各兩根立柱由縱梁10采用法蘭螺釘聯接,在左右縱梁10之間橫向設兩根橫梁11,小車在橫梁11上左右運行,因此橫梁要求有很高的剛度,每根橫梁11下方中間等距離分布著四根中間立柱9,立柱9上裝有調節座12,調節座12可以上下調節橫梁的高低,調節座12由兩個半圓型支架法蘭對接組成,套裝在立柱9上,通過其下端的調節螺釘來調整調節座12的高低,實現橫梁的高低位置的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水鍛壓機床有限公司,未經天水鍛壓機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19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