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翻轉排廢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31709.3 | 申請日: | 2007-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98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龍;王淵博;王應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玉龍;王淵博 |
| 主分類號: | B67C3/24 | 分類號: | B67C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300陜西省西安市戶***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翻轉 裝置 | ||
一、所述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灌裝機中的翻轉排廢裝置,尤其指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
二、背景技術
由于液體灌裝機的結構和工藝的限制,目前的液體灌裝機經灌裝機灌注整形后,輸出的密封包裝容器均為倒置輸出(如圖1所示)。目前的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的結構形式是,在密封包裝容器的輸送鏈出口19處,設有一個沿水平方向轉動的回轉盤,在回轉盤的母線上均布著多個推動密封包裝容器移動的導桿、導桿在一套驅動機構的帶動下跟隨回轉盤轉動,同時沿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軌跡擺動。在工作過程中,從密封包裝容器輸送鏈輸出的密封包裝容器水平的放置在滑道上,回轉盤帶動導桿轉動的同時推動密封包裝容器在滑道上移動,合格的或者不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在運動的過程中,沿滑道的軌跡翻轉,當密封包裝容器移動到輸出帶處時,被翻轉成直立的狀態,從而完成了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該裝置無法實現不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的排廢,目前的液體無菌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排廢裝置由另一套單獨的裝置來實現,其工作方式是在輸送帶上通過排廢機構,將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和不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通過排廢機構分別由不同的輸送帶輸出,從而實現不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排廢。以上所述的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是通過兩套相對獨立的裝置來實現,存在結構復雜,安裝空間大,控制難度大,制造困難,維修調節不方便等不足,工作效率低。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存在的問題,設計一種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采用簡單而實用的結構,方便的實現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生產中的翻轉排廢裝置。同時減小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的制造難度,降低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裝置的制造成本,操作方便,工作可靠,實現連續工作,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翻轉排廢裝置,有傳動導向機構、整形機構5和檢測執行機構組成,其特征是:在傳動導向機構中,在固定機架1上的驅動鏈輪2驅動輸送鏈3,作環形運轉的輸送鏈3上均布著托板16,移動的托板16之間放置密封包裝容器4,側面檔板7安裝在固定機架1上,位于托板16的左右兩側面,翻轉導板8安裝在固定機架1上,位于輸送鏈3上托板16的頂端,翻轉導板8與兩邊的側面檔板7組成斷面呈U形的導向槽,位于環形輸送鏈3一端頭,托板16的上端邊開有兩個缺口18,排廢擋板12上的兩個凸起20可從缺口18中通過,排廢擋板12用轉軸17支承在固定機架1上;排廢執行機構13、整形機構5和檢測機構6均固定在機架1上,在檢測執行機構中,檢測機構6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排廢執行機構13,排廢執行機構13的控制輸出端連接可擺動的排廢擋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所述的翻轉排廢裝置,其特征是:翻轉導板8的下部開有產品下落的空檔缺口19,可繞轉軸17擺動的排廢擋板12位于環形輸送鏈3右側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如下:
1、該翻轉排廢裝置結構簡單而實用,方便的實現了液體灌裝機的密封包裝容器的翻轉排廢。
2、該翻轉排廢裝置制造容易,體積小,操作方便。
3、該翻轉排廢裝置由于和收集檢驗工序采用一體化結構,提高了工作效率,翻轉排廢工作可靠。
四、附圖說明
圖1為翻轉排廢裝置在合格產品翻轉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翻轉排廢裝置在排除廢品翻轉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翻轉時的工藝流程圖,
圖4為不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排廢時的工藝流程圖,
圖5為翻轉排廢裝置的側面剖視圖,也是圖1中A向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書如下:1-固定機架,2-驅動鏈輪,3-輸送鏈,4-倒置的密封包裝容器,5-整形機構,6-檢測機構,7-側面檔板,8-翻轉導板,9-下落中的密封包裝容器,10-輸送帶,11-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12-排廢擋板,13-排廢執行機構,14-圖案,15-不合格的密封包裝容器,16-托板,17-轉軸,18-缺口,19-出口,20-凸起。
六、具體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玉龍;王淵博,未經李玉龍;王淵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317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