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胸腔引流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29216.6 | 申請日: | 2007-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580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紅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紅霞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25/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維斗 |
| 地址: | 273500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胸腔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胸腔引流針。
背景技術
現有的胸腔引流針,都是直管式、開放式的。這種現有的引流針在進入人體胸腔時是垂直插入的,容易傷及肺組織,且引流針開放式的末端也容易造成體內物流出或體外異物流進體內,這給手術增加很大的難度和風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出血少,組織創傷小,安全系數高,尤其不會傷及肺組織,病人易接受,簡化手術操作的胸腔引流針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它包括針管和針芯,針管上設置有與其相通的引導管,引導管與針管后端的夾角為15~25度;針管的前端設置有彎曲的前段,前段的端部設置有尖銳的頭部;彎曲的前段的彎曲弧度為90度,彎曲半徑為20mm。
為了進一步方便操作,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在針芯的后端設置有手柄。
上述的引導管與針管的內徑大小相等。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從它們中間穿過的引流軟管從插入之時即可起到與外界隔斷的作用。
上述的針芯包括推桿和固定在推桿前端的堵頭,堵頭的外徑與針管的內徑相同,推桿外徑小于針管的內徑。這樣便于操作。
為了更好地與外界割斷,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在針管后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與推桿外徑配合的堵頭。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出血少,組織創傷小,安全系數高,尤其不會傷及肺組織,病人易接受,簡化手術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1、手柄,2、堵頭,3、推桿,4、引導管,5、針管,6、頭部,7、前段,8、堵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胸腔引流針,它包括針管5和針芯,其特征是,所述的針管5上設置有與其相通的引導管4,引導管4與針管5的內徑大小相等,其與針管5后端的夾角為15~25度;針管5的前端設置有彎曲的前段7,前段7的端部設置有尖銳的頭部6;彎曲的前段7的彎曲弧度為90度,彎曲半徑為20mm。針芯的后端設置有手柄1,針芯包括推桿3和固定在推桿3前端的堵頭9,堵頭9的外徑與針管5的內徑相同,推桿3外徑小于針管5的內徑。針管5后端通過螺紋連接有與推桿5外徑配合的堵頭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紅霞,未經李紅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92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