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板鎖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25845.1 | 申請日: | 200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75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松山;孫華明;于振方;劉全明;李建秋;秦會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西市建筑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3/02 | 分類號: | E04G13/02;E04G13/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濱生 |
| 地址: | 266071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板 鎖緊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行業,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對模板進行固定的模板鎖緊器。
背景技術
建筑中使用模板澆筑混凝土梁或柱時,傳統方法是用對拉螺栓固定模板,對于一個高度為60cm左右的模板,就需要至少兩個對拉螺栓。對拉螺栓一般是用圓鋼制成,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用專門車床對螺栓進行攻絲,還要購買螺帽與螺栓配套使用。對拉螺栓在澆筑完混凝土后留在混凝土梁或柱內,只能使用一次,而且在拆模后要將露在外面的對拉螺栓切割掉。因此,使用對拉螺栓固定模板不僅工序繁瑣、操作麻煩,而且浪費了大量原材料。
基于上述對拉螺栓使用時存在的問題,出現了一些模板鎖緊器,代替對拉螺栓固定模板的上口。鎖緊器包括固定件和鎖緊件,在鎖緊件上攻絲,然后使用螺栓緊固或松開鎖緊件,與固定件配合,實現對模板的夾緊或拆除。但現有模板鎖緊器仍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需要在鎖緊件上攻絲,加工時比較麻煩。2、鎖緊器夾緊模板時不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斷微調鎖緊件。而鎖緊件是通過螺栓緊固或者松開,這樣就需要不斷的擰緊或松開螺栓,操作不方便,浪費工時,降低效率。3、鎖緊件上設置螺栓的部位為力的集中點,由于經常受力,容易導致鎖緊器發生扭曲、變形,不能牢固地夾緊模板,造成澆筑的梁或柱的形狀不規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模板鎖緊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模板鎖緊器需要攻絲、夾緊模板時微調不方便、以及鎖緊器容易扭曲變形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模板鎖緊器,包括固定部分和鎖緊桿,所述固定部分為一端帶有彎頭的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桿上開有鎖緊孔,鎖緊桿通過所述鎖緊孔套設在所述直桿上。利用鎖緊孔的自鎖原理,可方便地實現對模板、尤其是模板上口的鎖緊固定及拆除。由于整個鎖緊器上不使用螺栓,不僅省掉了攻絲的加工工序,而且避免了使用螺栓對鎖緊器的損壞,提高鎖緊器的使用壽命。
所述鎖緊孔的高度比直桿的高度大2-8mm,保證實現鎖緊孔的自鎖,而且當鎖緊器鎖緊固定模板時,鎖緊件傾斜的角度較小,便于牢固鎖緊模板。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桿包括桿體和鎖緊口,所述鎖緊口向彎頭方向收縮,與所述桿體形成階梯。
更進一步地,所述鎖緊桿處于鎖緊狀態時,鎖緊桿的桿體向遠離彎頭的直桿方向傾斜,所述桿體與所述直桿方向的夾角為65-8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通過在鎖緊桿上開一鎖緊孔,將鎖緊桿套設在固定部分的直桿上,可以利用鎖緊孔的自鎖原理,通過彎頭和鎖緊桿將模板上口夾緊;需要進行微調或拆除模板時,只需敲擊鎖緊桿即可,使用方便,提高施工效率。2、不再需要螺栓進行固定或松動鎖緊件,減少了鎖緊件的受力,提高鎖緊件的使用壽命和夾緊效果。3、因為省去了固定時所用的螺栓,不僅減少攻絲的工序,也節省原材料,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模板鎖緊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鎖緊桿沿A向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模板鎖緊器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直桿;2、彎頭;2-1、彎頭夾緊口;3、鎖緊桿;3-1、鎖緊孔;3-2鎖緊口;3-3松動端;3-4、桿體;4、模板;5、木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模板鎖緊器包括固定部分和鎖緊桿3,固定部分為一端帶有直角彎頭2的直桿1,直桿1和直角彎頭2由一根鐵片加工而成。鎖緊桿3用直徑在20mm-30mm的普通鋼筋廢料加工制成,選擇直徑稍大的鋼筋廢料是為了便于在其上開孔。在鎖緊桿3的上部開有一個鎖緊孔3-1,鎖緊桿3通過鎖緊孔3-1套設在直桿1上。鎖緊孔的高度H比直桿高度h大4mm,能順利實現鎖緊桿的自鎖,并且鎖緊時鎖緊桿傾斜角度較小。鎖緊桿3的桿體3-4與鎖緊口3-2之間形成階梯,而且所述鎖緊口3-2向彎頭2方向收縮。鎖緊口3-2及彎頭夾緊口2-1的截面積較大,能夠增加固定模板時與模板的接觸面積,減小模板單位接觸面積上的壓力,從而減小鎖緊桿和彎頭對所固定模板的損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西市建筑總公司,未經萊西市建筑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58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