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筆式針灸進針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24297.0 | 申請日: | 200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45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亭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亭山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 地址: | 2722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灸 進針 | ||
1、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加工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筆式針灸進針器。
2、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最新針灸進針方法是將針灸針裝于一套管內,并在管內稍加固定,所提供的固定方法,使用時將帶針的套管按在穴位上,用手指快速按下針柄,使針體扎在相應穴位中,再將套管取出。但這種方法需將針先固定在套管內。目前的固定方法有兩種:是在套管內加工一凸點與針灸針金屬圓柱柄外圓滾花輕壓固定;二是在套管與針柄間加一固定片,這兩種固定方法均較煩鎖,常引起操作不便。目前國產的傳統針灸針針柄端部有一圓環,進針時常常被擱在套管端部而不能進針,有些用戶要求將傳統針柄端的圓環剪掉,但用手指按下針柄進針時,會引起手指疼痛。現有技術的上述兩種裝置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不能自動進針。
3、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進針的筆式針灸進針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該進針器是由是由桿體、進針機構、擊發機構組成,進針機構設置在桿體的中間,擊發機構設置在桿體的外壁上,其中進針機構是由桿帽、進針桿、彈簧和滑塊組成,桿帽設置在桿體的頂部與進針桿頂部固定,套有彈簧的進針桿設置在桿體中的進針桿工作腔之中,彈簧的下端與滑塊相接;擊發機構是由扳機和彈性卡爪組成,扳機上端設置有彈性卡爪,彈性卡爪的上端穿過桿體與進針桿上滑塊連接。
工作原理是:針灸針的針柄從桿體的下端插入留針管中被磁鐵吸住,上拉桿帽帶動進針桿上移,滑塊壓縮彈簧產生彈性勢能,當滑塊上移至彈性卡爪處時,彈性卡爪將滑塊擋住,針灸人員將針灸針柄放入進針桿的下端,將筆桿的下端對準穴位,按下扳機,扳機帶動彈性卡爪上部外移與滑塊脫離,滑塊被彈簧推向下方,進針桿推動針灸針下端針尖露出桿體插入人體皮膚,進針完畢后將進針器上移,使針體與桿體分離。放入另一針灸針上拉進針桿做好下一次進針準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省時省力、快捷方便、進針迅速,可使患者減少恐懼,提高針療效果。
4、附圖說明
附圖1是筆式針灸進針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桿帽1、進針桿2、彈簧3、滑塊4、彈性卡爪5、減震墊6磁鐵7、扳機8、留針管9、進針桿工作腔10、桿體11、掛鉤12。
5、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筆式針灸進針器作以下詳細說明。
如附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筆式針灸進針器是由是由桿體11、進針機構、擊發機構組成,進針機構設置在桿體11的中間,擊發機構設置在桿體11的外壁上,其中進針機構是由桿帽1、進針桿2、彈簧3和滑塊4組成,桿帽1設置在桿體11的頂部與進針桿2頂部固定,套有彈簧3的進針桿2設置在桿體11中的進針桿工作腔10之中,彈簧3的下端與滑塊4相接;擊發機構是由扳機8和彈性卡爪5組成,扳機8上端設置有彈性卡爪5,彈性卡爪5的上端穿過桿體11與進針桿2上滑塊4連接。
在桿體上端的桿帽上設置有掛鉤12。
進針桿2的下部連接進針管9,進針管9的上端設置有磁鐵7。
本實用新型的筆式針灸進針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進針迅速,患者無恐懼感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亭山,未經李亭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42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子宮癌、宮頸癌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貼合晶片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