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進型滾輪罐耳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023023.X | 申請日: | 2007-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31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清波;陸玉敏;邱上進;張勇;鄒成學;夏德成;韓曉東;耿加懷;樊培強;陳百合;王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百合 |
| 主分類號: | B66B7/02 | 分類號: | B66B7/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麗 |
| 地址: | 273500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型 滾輪 | ||
1.改進型滾輪罐耳,包括支架(2)和底座(7),支架(2)一端與緩沖器(1)連接,支架(2)通過軸(14)與滾輪(9)連接,其特征在于:支架(2)底部通過連接板(33)與底座(7)連接,支架(2)底部開設通孔,連接板(33)上開設通孔,在通孔內安裝支撐軸(34),支撐軸(34)一端安裝第一連接套(15),支撐軸(34)上安裝第一軸承(22),支撐軸(34)另一端安裝第二連接套(49),支撐軸(34)上安裝第二軸承(4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在支撐軸(34)上第一連接套(15)內端面處安裝第一軸承(22),在支撐軸(34)上第二連接套(49)內端面處安裝第二軸承(48),在第一軸承(22)和第二軸承(48)外表面安裝固定套(4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支撐軸(34)一端軸向安裝螺栓(46),螺栓(46)外端安裝固定墊(47),固定墊(47)外徑大于支撐軸(34)的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減震筒(5)上部開設軸孔(36),軸孔(36)內安裝連接軸(21),減震筒(5)下部是敞開式圓筒狀,減震筒(5)上部是弧狀,弧狀兩端分別向下延伸至圓筒狀,減震筒(5)上部弧狀和下部圓筒狀為一體,減震筒(5)內安裝調節滑套(3),調節滑套(3)內安裝長度調節栓(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調節滑套(3)下部外壁上安裝預緊力調節盤(6),預緊力調節盤(6)外壁上設置螺紋,預緊力調節盤(6)下端周向設置向外的凸臺,凸臺上開設第三通孔(10),減震筒(5)下部內壁上設置螺紋,減震筒(5)下部周向上設置向外的凸沿,凸沿上開設第四通孔(8),在第三通孔(10)和第四通孔(8)內動配安裝第一緊固件(11),第一緊固件(11)是長條形,長條形兩端分別向一側彎折。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滾輪(9)有第一副支撐體(27)和第一主支撐體(23),第一主支撐體(23)上開設第一減輕重量孔(37),第一副支撐體(27)上開設第二減輕重量孔(38),每兩個減輕重量孔之間設置輪幅。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第一副支撐體(27)外端安裝密封蓋(13),主支撐體(23)外端安裝端蓋(25)。
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滾輪(9)是雙輪式結構,有一個第二主支撐體(39),第二主支撐體(39)分別與第一副支撐體(27)和第二副支撐體(40)連接,第二主支撐體(39)、第一副支撐體(27)和第二副支撐體(40)上分別開設軸孔和減輕重量孔,每兩個減輕重量孔之間設置輪幅,第一副支撐體(27)和第二副支撐體(40)外側分別安裝密封蓋。
9.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調節滑套(3)內壁設置內螺紋,長度調節栓(4)的外壁設置外螺紋,調節滑套(3)周向上設置向外的凸臺,凸臺上開設數個第一通孔(12),長度調節栓(4)一端外周上設置第二通孔(41),在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41)內動配合安裝第二長條形緊固件(35),第二長條形緊固件(35)兩端分別向一側彎折。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型滾輪罐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承(22)和第二軸承(48)是關節軸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百合,未經陳百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302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