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鍋爐除塵用循環污水的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22037.X | 申請日: | 2007-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582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馬亮;李瑞國;蘇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特利爾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0 | 分類號: | B01D47/00;B01D39/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連君 |
| 地址: | 266314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鍋爐 除塵 循環 污水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用循環污水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和有害氣體,必須要經過除塵器的處理達到環保標準才能排放。水膜除塵器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一種除塵器,它是利用水霧、水膜將煙氣中的固體顆粒、SO2、NOX捕捉下來,以達到脫硫除塵的目的。為了減少用水,除塵器噴淋用水一般經過多級沉淀池沉淀后循環利用。由于循環水含有的大部分顆粒較細,在水體流動的狀態下很難沉降,且顆粒經過高溫后,具有很強的活性,透水性好,水體呈酸性,在沉淀池中自然沉淀,速度非常慢,而且隨著循環利用次數的增加,循環水的濃度會越來越大,除塵效果越來越差,最后甚至堵塞除塵器,影響生產。因此沉淀池必須定期清理,清理的污泥、廢渣由于含水量大,無法運輸,必須先進行晾曬,待固體成型后才能運輸清理。污泥晾曬不僅占地,還污染了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鍋爐除塵用循環污水的處理裝置,其具有除塵效果好,效率高、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鍋爐除塵用循環污水的處理裝置,包括污水輸送設備,污水輸送設備與導流槽連接,導流槽的下方設置有過濾設備,過濾設備的下方設置有回流槽。
上述污水輸送設備采用刮板式斗式輸送機。
上述導流槽的端部連接有溢流槽,導流槽的槽底部開設有圓形孔,圓形孔與過濾設備連通。
上述過濾設備采用柱狀濾布,濾布的上端口通過活動卡口與導流槽底部的圓形孔相連接,濾布的下端封閉與活動托板相接觸。
上述活動托板的底面上設置有導向滑輪。
上述導流槽的槽底部開設有四排圓形孔,各圓形孔的下方設置有柱狀濾布。
上述柱狀濾布采用50網目的無紡濾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池中的污水經斗式輸送機輸送到導流槽中,污水流經導流槽底部的圓形孔時流入下方的過濾設備中,過濾后的清水流入到過濾設備下方的回流槽中,采用過濾設備強制過濾與沉淀池自然沉淀相比,具有過濾效果好、過濾所用時間短、效率高,且過濾出的固體移動裝卸方便,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同時占地面積小等優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附圖1所示,鍋爐除塵用循環污水的處理裝置,包括刮板式斗式輸送機1,刮板式斗式輸送機1的一端位于污水池內,另一端與導流槽2連接,導流槽2的底部開設有8個圓形孔,每個圓形孔通過活動卡口3與50網目的無紡柱狀濾布4連通,柱狀濾布4的下端封閉,并與活動托板5相接觸,活動托板5的下方設置有回流槽8,回流槽8與清水池連通,活動托板5承托著柱狀濾布4,防止柱狀濾布因重力和水流等原因與導流槽2脫落,為了搬運方便,在活動托板5的底部設置有導向滑輪6,為了防止污水從導流槽2內溢出,導流槽2的端部與溢流槽7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刮板式斗式輸送機1將污水池中的污水提升到導流槽2中,污水流經導流槽2底部的圓形孔時流入到柱狀濾布4中,柱狀濾布4對污水進行過濾,濾渣存留在柱狀濾布4內,過濾出的清水流到柱狀濾布4下方的回流槽8中,最后流入清水池以便循環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特利爾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特利爾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20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激光打印機用碳粉盒
- 下一篇:一種燒烤爐的改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