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兼有磁療功能的針灸針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21777.1 | 申請日: | 200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315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毅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A61N2/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31山東省濟南市天***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兼有 磁療 功能 針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灸器械技術領域,具體說是兼有磁療功能的針灸針的改進。
背景技術
針灸針包括針柄、針體和針尖等部分。針柄便于手持進針、運針,針尖便于刺入人體,針體則是針的主體。針灸的目的是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產生治療作用。磁療則是以磁場刺激人體的穴位,借以產生治療作用。傳統的針灸針并無磁療功能。近年來雖然出現了幾種磁療針灸針,但其結構復雜,加工工藝要求高,生產成本貴,磁場強度小因而磁療效果差。
ZL98121900.4號專利申請就公開了這樣一種《磁性針灸針》。其技術手段是在針柄上加裝永磁磁粒或電磁鐵。永磁磁粒小、磁場強度小且固定困難。電磁鐵則要有電源,因而結構就很復雜。
另外,人體上不同的穴位深度不同。因此,進針、運針的深度必須恰當,過深或過淺都會明顯影響治療效果。但是迄今為止,針灸針上均沒有刻度或深度標記。針刺的深度基本上是靠針灸師的估計、經驗,甚至要依賴病人感覺的詢問,誤差大,因而影響了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公開一種兼有磁療功能的針灸針。其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磁場強度較大而且磁療效果好。另外,針體上帶有刻度或深度標記,便于醫士進針、運針時掌握深度,因而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針柄、針體和針尖,針柄固定在針體后面。針柄為圓柱形,其外面緊套著永磁體套管。永磁體套管可以是釹鐵硼永磁體套管,以緊配合緊套在針柄上;也可以是橡膠永磁體套管;還可以是塑料永磁體套管,同樣以緊配合緊套在針柄上。釹鐵硼永磁體套管、橡膠永磁體套管和塑料永磁體套管結構都很簡單,裝配也容易。
釹鐵硼永磁體套管具有高的磁場強度和矯頑力,它將針柄、針體和針尖磁化后,針尖作為磁極有強而集中的磁場,會對穴位產生很好的磁療效果。
針柄、針體和針尖可以是一體式。橡膠或塑料永磁體套管由永磁粉末摻雜在橡膠或塑料中制成,加工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它們同樣可將針柄、針體和針尖磁化、將針尖作為磁極對穴位產生磁療效果。
針體的表面上帶有刻度線或深度標記,刻度線或深度標記為環狀。環狀刻度線或深度標記便于觀察,無論針體旋轉到什么角度都可看清楚。
深度標記可以是依次具有不同色彩的色環,各色環的寬度相等。色環可以用氧化等方法加工。因其與針體有不同色彩,便于觀察。帶有不同色彩色環深度標記的針體表面更為平整,可以減輕病人的痛感。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磁場強度較大而且磁療效果好。另外,針體上帶有刻度線或深度標記,便于醫士進針、運針時掌握深度,因而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它可廣泛應用于針灸治療中。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兼有磁療功能的針灸針,如圖1所示。它包括針柄(1)、針體(2)和針尖(3),針柄(1)固定在針體(2)的后面。針柄(1)為圓柱形,其外面緊套著釹鐵硼永磁體套管(8)。(8)以緊配合緊套在針柄(1)上。針體(2)的表面上帶有刻度線(4),刻度線(4)為環狀,是等距環狀刻度線。
實施例2。一種兼有磁療功能的針灸針,如圖2所示。它包括針柄(1)、針體(2)和針尖(3),針柄(1)固定在針體(2)的后面。針柄(1)為圓柱形,外面緊套著橡膠永磁體套管(7)。針體(2)的表面上帶有深度標記,深度標記為環狀色環(6)和(5)。色環(6)是銀色,色環(5)是黃色,各色環的寬度相等。
實施例3。一種兼有磁療功能的針灸針,如圖3所示。其針柄(1)的外面緊套著塑料永磁體套管(9)。塑料永磁體套管(9)的外面滾有直紋(10)以改善手感。余同實施例2。
實施例1-2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生產成本低,磁場強度較大而且磁療效果好。另外,針體上帶有刻度線或深度標記,便于醫士進針、運針時掌握深度,因而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它可廣泛應用于針灸治療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毅,未經劉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17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制造二次電池的方法
- 下一篇:色散補償裝置和色散補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