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360°轉向直升飛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021058.X | 申請日: | 2007-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50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勝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勝平 |
| 主分類號: | B64C27/00 | 分類號: | B64C27/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信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叢維東 |
| 地址: | 261400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360 轉向 直升飛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飛行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360°轉向直升飛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直升飛機的動力主螺旋槳一般設置在機體的頂部,通過螺旋槳的轉動提供飛行動力,由于機體比較龐大,轉向機構控制機體轉向,轉彎半徑比較大,操控不方便,不適合在狹小的空間使用,同時由于螺旋槳位于機體上方,這樣在飛機出現(xiàn)問題時,飛行員無法彈射逃生,往往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進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螺旋槳位于機體兩側、可原地轉向、便于飛行員逃生、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360°轉向直升飛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360°轉向直升飛機,是由機體、螺旋槳、發(fā)動機、轉向裝置和升降支架組成,其特點是兩組螺旋槳對稱設置在機體的兩側,機體內的發(fā)動機的輸出軸連接傳動軸,傳動軸的兩端伸出機體外且固定有錐形齒輪,錐形齒輪的上、下部各與一環(huán)形齒輪嚙合,環(huán)形齒輪上設置有螺旋槳。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轉向裝置是在機體內下部固定有轉向電機,轉向電機的輸出軸固定有轉向橫桿,轉向橫桿上設有可沿轉向橫桿滑動的橫向電機和轉向滑塊,轉向滑塊和橫向電機固定在一起。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機體的上部機艙的下部固定在平衡托盤上,平衡托盤接觸固定在機體上的彈簧座上,上部機艙通過電子鎖與機體固定。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上部機艙中心空間內設有降落傘。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和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是兩組螺旋槳對稱設置在機體的兩側,機體內的發(fā)動機的輸出軸連接傳動軸,傳動軸的兩端伸出機體外且固定有錐形齒輪,錐形齒輪的上、下部各與一環(huán)形齒輪嚙合,環(huán)形齒輪上設置有螺旋槳,這樣螺旋槳設置于機體側面,方便駕駛員逃生,減少機毀人亡的事故發(fā)生;轉向裝置設置于機體內底部,便于調整飛行方向,減少轉彎半徑,靈活性好;機體上部機艙通過電子鎖活動銷接在機體上,上部機艙中心空間內設有降落傘,在發(fā)生危險時,可以將上部機艙與機體分離,由降落傘吊起,緩慢降落,便于駕乘人員逃離機體,在機艙內設置平衡托盤,可以保持乘坐人員乘坐的平衡托盤始終與地面平行,提高了舒適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360°轉向直升飛機,參照圖1,是圓柱形機體1的上端為球形,下端設有升降支架5,機體1內空間分割設有乘人上部機艙13、動力機艙,在機體的下部設有轉向裝置4,各機艙間通過扶梯連接,兩組螺旋槳2對稱設置在機體1的兩側,機體1內的發(fā)動機3的輸出軸連接傳動軸6,傳動軸6的兩端伸出機體1外且固定有錐形齒輪7,錐形齒輪7的上、下部各與一環(huán)形齒輪8嚙合,環(huán)形齒輪8上設置有螺旋槳2,環(huán)形齒輪8通過軸承活動固定在機體1外側,轉向裝置4是在機體1內下部固定有轉向電機9,轉向電機9的輸出軸固定有轉向橫桿10,轉向橫桿10上設有可沿轉向橫桿10滑動的橫向電機12和轉向滑塊11,轉向滑塊11和橫向電機12固定在一起,這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
實施例2,一種360°轉向直升飛機,參照圖2,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機體1的上部機艙13的下部固定在平衡托盤14上,平衡托盤14接觸固定在機體1上的彈簧座15上,上部機艙13通過電子鎖16與機體1固定,上部機艙13上的配重塊保證上部機艙13始終保持水平,在上部機艙13中心空間內設有降落傘17,其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勝平,未經(jīng)周勝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10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