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粉壓力混合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20773.1 | 申請日: | 2007-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928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元玉;尹長紅;尹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天駿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5/02 | 分類號: | B01F5/02;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55086山東省淄博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力 混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射流攪拌領域,具體是一種油粉壓力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當今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已成為世界性的研究課題。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以石油為燃料的企業生產成本也相應的難以降低,直接影響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為此社會各界都在積極尋找能夠節約能源的途徑。其中在油漿摻入焦粉是比較可行的技術,目前的油漿摻焦粉裝置只是簡單的將焦粉通過進料管放入轉動式攪拌機中進行攪拌,該設備雖對兩者的混合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效果,但是一般需要攪拌3-4小時,存在了攪拌時間長,攪拌均勻度差,容易出現分團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供一種大大縮短攪拌時間,均勻度好,不會產生粉團,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的油粉壓力混合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即一種油粉壓力混合裝置,包括帶有進料口的攪拌器體,本技術要點在于攪拌器體內的進料口下端加裝有中空的壓力射流混合器,該壓力射流混合器為桶狀結構,壓力射流混合器內嵌裝進油管,進油管上段位置上套裝濾油孔板,濾油孔板將壓力射流混合器封閉為射流混合腔室,進油管的端部安裝通過螺栓安裝壓力調節板,壓力射流混合器底部為敞開式結構。
為了進一步提高混合得均勻度,濾油孔板底部的內側固聯喇叭狀擋板,擋板與壓力射流混合器底部構成封閉的二次射流混合腔室,擋板上設有通油孔,這樣油、粉就可在二次射流混合腔室再次混合。
為保證油的流速,擋板與濾油孔板之間構成銳角結構;或擋板上段與濾油孔板之間構成銳角結構,下段與壓力射流混合器壁平行。
此外,在壓力射流混合器下方的進油管外壁上還可套裝倒傘狀碰觸式混合濺油板,以進一步提高混合的均勻度。
所述壓力調節板為兩端向下彎曲的圓弧狀結構,以利于提高油的射速。
為避免粉團的產生或產生的粉團流下,濾油孔板由濾網及下部帶有通油孔的孔板構成。
本實用新型經過上述改進后,由于在進料口下端加裝了射流混合裝置,因此對原攪拌器體結構不做大的改動,不影響原設備整體設計的情況下,具有大大縮短攪拌時間,均勻度好,不會產生粉團,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2:圖1中A部位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安裝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本油粉壓力混合裝置,包括帶有進料口1的攪拌器體13,本技術要點在于攪拌器體13內的進料口1下端加裝有中空的壓力射流混合器2,該壓力射流混合器2為桶狀結構,壓力射流混合器2內嵌裝進油管4,進油管4另一端通過油泵14與攪拌器體13底部相聯通,進油管4上段位置上套裝濾油孔板6,濾油孔板6將壓力射流混合器2封閉為射流混合腔室,進油管4的端部安裝通過螺栓安裝壓力調節板3,壓力調節板3與進油管4之間的間隙為3~10毫米,具體間隙的大小根據油壓情況而定,通過螺栓上的緊固螺母可以方便的調節間隙大小。
為了進一步提高混合得均勻度,濾油孔板6底部的內側固聯喇叭狀擋板7,擋板7與壓力射流混合器2底部構成封閉的二次射流混合腔室8,擋板上設有通油孔,這樣油、粉就可在二次射流混合腔室8再次混合。
為保證油的流速,擋板7與濾油孔板6之間構成銳角結構;或擋板7上段與濾油孔板6之間構成銳角結構,下段與壓力射流混合器壁平行。
在壓力射流混合器2下方的進油管4外壁上還可套裝倒傘狀碰觸式混合濺油板9,以進一步提高混合的均勻度。
所述壓力調節板3為兩端向下彎曲的圓弧狀結構,以利于提高油的射速。
為避免粉團的產生或產生的粉團流下,如圖2所示,濾油孔板6由濾網11及下部帶有通油孔的孔板12構成,并通過壓環10固定。由于濾油孔板6與擋板7固聯為一體,且套裝在進油管4上,因此在濾油孔板6及擋板7因長時間應用有堵塞現象時,取出壓環10,就可以方便的從進油管4上向上方提起取出清洗,以保持濾油孔板6及擋板7通油孔的正常流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天駿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淄博天駿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207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輥限動芯棒連軋管機主機牌坊結構改進
- 下一篇:動態沖擊分析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