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鋁電解槽的上部腹板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15856.1 | 申請日: | 200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10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有威;黃奎生;施繼軍;周錦泉;董慧;王德全;毛繼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3/10 | 分類號: | C25C3/1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10013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解槽 上部 腹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鋁電解槽外部支架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鋁電解預焙槽上部大梁結構新的技術方案。
背景技術
作為鋁電解槽上部結構的大梁,目前都是采用桁架式結構或者實腹板梁式結構。生產實踐表明:桁架式結構的大梁其特點是散熱效果較好,但由于結構桿件多,施工時拼接麻煩;而實腹板梁結構的大梁雖然施工方便,但封閉截面,不利于散熱。隨著鋁電解槽容量的增大,上述兩種結構形式的大梁,其缺點表現得愈加突出,故需要提出更為可行的新的設計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綜合上述兩種傳統結構形式大梁結構的優點,從而提出一種既要散熱性好;又要施工簡便的鋁電解槽上部腹板梁結構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鋁電解槽的上部腹板梁結構,包括腹板,其特征在于:在腹板上開有規則排列的蜂窩孔洞。
本實用新型的鋁電解槽的上部腹板梁結構,實施時,是將實腹板梁按特定的方式切割、拼接和裝配,從而形成帶有規則排列孔洞的蜂窩梁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鋁電解槽的上部腹板梁結構,其蜂窩孔洞的形狀可以呈圓形;或者呈方形,也可以呈六角形或其它規則圖形。
本實用新型的鋁電解槽的上部腹板梁結構,其蜂窩梁制作方法簡便;安裝也十分方便;而散熱效果同原來的實腹板梁相比較,則得到明顯的改善,故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鋁電解槽的上部腹板梁的安裝示意圖;圖2~5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部腹板梁的正視圖;圖6為六角形蜂窩孔腹板梁制作方法的示意圖,圖6a為拼焊方案1的示意圖;圖6b為拼焊方案2的示意圖。在上述各圖中:1門形立柱;2大梁;3蜂窩孔;4腹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的說明與補充。
實施例1方形蜂窩孔腹板梁結構
如圖2所示,大梁2的腹板4的高度為1200毫米,以其中心線為基準開出若干個高800毫米、寬600毫米的蜂窩孔3,將其安裝在鋁電解槽的門形立柱1上,即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上部腹板梁結構。
實施例2圓形蜂窩孔腹板梁結構
如圖3所示,大梁2的腹板4的高度為1200毫米,以其中心線為基準在腹板上開出若干個直徑600毫米的蜂窩孔3,將其安裝在鋁電解槽的門形立柱1上,即成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部腹板梁結構。
實施例3六角形蜂窩孔腹板梁結構
如圖4所示,大梁2的腹板4的高度為1500毫米,以其中心線為基準,在腹板開出若干個邊長為500毫米的正六邊形蜂窩孔3。其制造方法如圖6所示。先在兩塊1000毫米寬的腹板板坯上,以其中心線為基準按平臺式的正弦(或余弦)波形切割成4塊板坯,然后將相同形狀的兩塊,即圖上標注1、2、9和10的兩塊對接相拼焊;而將另外兩塊,即圖上標注1’、2’、9’和10’的兩塊相拼焊,這樣,便制成了兩塊1500毫米高的六角形蜂窩孔腹板梁,將其與大梁翼緣組合焊接后安裝在鋁電解槽的門形立柱1上,即成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部腹板梁結構。
實施例4橢圓形蜂窩孔腹板梁結構
如圖5所示,大梁2的腹板4的高度為1400毫米,以其中心線為基準開出若干個橢圓形的蜂窩孔3,將其安裝到鋁電解槽的門形立柱1上,即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上部腹板梁結構。
還可以舉出更多的實施例來,它們的共同的技術特征就是鋁電解槽的上部大梁采用蜂窩孔的腹板梁結構。這種大梁結構,既散熱良好,又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158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立式壓鑄機的余料餅去除裝置
- 下一篇:組裝便捷的汽車零部件鑄造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