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冷軋機工作輥油氣潤滑同側連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13427.0 | 申請日: | 2007-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52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剛;何天慶;楊生田;孫滿;高恩運;馮志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27/06 | 分類號: | B21B27/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華惠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長芳 |
| 地址: | 114021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軋機 工作 油氣 潤滑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冷軋機潤滑設備,具體說是一種對冷軋機工作輥油氣潤滑設施實現同一側連接的裝置。
背景技術
冷軋機工作輥相對于熱軋輥來說,其承載的軋制壓力要大得多。因而每套冷軋機工作輥都配有完整的潤滑系統,以滿足工作輥潤滑的需要。但是,對于老式的冷軋機來說,由于軋機上下工作輥軸承箱靠彈性膠體支撐并連成一體,上下輥不能單獨分開,只能同時吊運;而且只有下工作輥有換輥車軌道,即換輥車只有一層軌道,油氣潤滑需在傳動側和操作側分別接管送油。每次更換工作輥都要將油氣管拔掉,換完后再連接上,且必須是在上下工作輥之間沒有帶鋼的情況下,從而延長了換輥時間。同時由于傳動側設備較多,環境較差,不易操作和檢查,極易發生事故。
進入2000年后,經改進的新設計則采取油氣潤滑在同側接管,工作輥軸承箱無彈性膠體。但需增加換輥車輥道,且由于傳動側軸承箱油氣潤滑接管在軸承箱的內側,兩側軸承箱油氣連接管為剛性連接,在換輥時無擺動,油氣分配器需從內向外插入。所以,新設計工作輥軸承箱需換成油氣分配器從內側安裝。上述這些都使一次性投資和維修保養的費用大大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投資省,見效快,結構簡單,運行可靠,操作快捷,實現工作輥帶彈性膠體,換輥時上下工作輥間有帶鋼即有帶換輥的可擺動冷軋機工作輥油氣潤滑同側連接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措施是:
本實用新型冷軋機工作輥油氣潤滑同側連接裝置,包括傳動側軸承箱1和操作側軸承箱3,還含有油氣潤滑接頭4、彎管5、軟管6、連接管7、固定壓蓋8及快換接頭9。傳動側軸承箱與操作側軸承箱3上分別開有過管孔。穿過傳動側軸承箱1過管孔的連接管外側用彎管5同油氣潤滑接頭4連接,并與傳動側軸承箱1相通;內側固定于傳動側軸承箱1上,通過快換接頭和軟管6與操作側軸承箱3穿過來的連接管7相連。固定壓蓋8將連接管7固定在操作側軸承箱3外側,并連接到油氣快換接頭9上。
所述的將兩個軸承箱之間連接管連通的軟管6采用高壓膠管,其長度根據雙輥吊裝和推輥過斜坡軌道的擺動角度確定,以有一定下撓但又不碰到工作輥2為準。無需對原有傳動側軸承箱1的油氣分配器進行改進更換,只需在傳動側軸承箱上鉆孔并安裝彎管5即可實現同側連接,既滿足雙輥吊裝和擺動的需要,又不至于磨擦到工作輥2的表面。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一是工作輥油氣潤滑即使在軸承箱帶彈性膠體的情況下仍可實現在操作側快速插接和摘掉接頭;二是實現在有帶鋼時亦可更換工作輥;三是實現在有帶換輥過程中,油氣連接管可以隨箱體在斜坡軌道上擺動;四是便于操作和檢查維修,降低事故幾率;五是縮短換輥時間,減少鋼帶切頭損失,提高軋機作業率和金屬收得率。
附圖說明
附圖為冷軋機工作輥油氣潤滑同側連接裝置示意圖。
圖中:1為傳動側軸承箱,2為工作輥,3為操作側軸承箱,4為油氣潤滑接頭,5為彎管,6為軟管,7為連接管,8為固定壓蓋,9為快換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根據需要和相應規格準備好油氣潤滑接頭4、彎管5、軟管6、連接管7、固定壓蓋8及快換接頭9等。并在傳動側軸承箱1與操作側軸承箱3上適當部位分別開出設定尺寸的過管孔。
用彎管5連接傳動側軸承箱1外側的油氣潤滑接頭4,并與傳動側軸承箱1連通。將連接管穿過傳動側軸承箱1過管孔并固定其內側,接于快換接頭上。通過快換接頭、軟管6及油氣接頭與操作側軸承箱3穿過來的連接管7相連。再用固定壓蓋8將連接管7固定在操作側軸承箱3的外側,并用連接管將其與油氣快換接頭9相接。
軟管6的材質選用高壓膠管,其長度根據雙輥吊裝和推輥過斜坡軌道的擺動角度確定,以有一定下撓但又不碰到工作輥2為準。一般為0.3~0.5米。既滿足雙輥吊裝和擺動的需要,又不至于磨損工作輥2的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134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實驗室用廢液處理裝置
- 下一篇:條形顯示體大模組顯示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