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進型快裝式單元調控小室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10588.4 | 申請日: | 200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1464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譚樂田;王成敏;蔡新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樂田 |
| 主分類號: | F24D19/00 | 分類號: | F24D19/00 |
| 代理公司: | 撫順宏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許明章 |
| 地址: | 113008遼寧省撫***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型 快裝式 單元 調控 小室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供暖設施,具體涉及一種分戶供暖施工中使用的單元調控小室。
二、背景技術
在以往的福利供熱中,熱為社會公有,無償使用。依據這種要求,一幢樓房只需要一個小室,且全部設在樓房背面,并不干擾居民生活,它的全部作用就是隨時切斷供熱閥門,對供熱系統進行維修,對其他別無要求。目前的情況則大不相同,熱是商品,按量交費,且需保證供熱質量。因此供熱工作必須采取新的措施、新的裝置來適應新的供熱要求。如仍用以前的小室,因為必須從樓房背面移至前面,由于它體積大、數量多,且需半埋半露,每幢樓前均設置這樣一排龐然大物(一般四~五個)不僅場地不足,即使勉強為之,也因影響居民的門前環境很快會被自然淘汰,變成一堆瓦礫,年年返修。目前有的小室改用鋼板焊制,體量縮小許多,且可整體埋入地下,頂部用鑄鐵井蓋封住人孔,箱內設施可免遭丟失,但是這種鋼制的小室常與下水井相鄰,受下水井滲漏的污水浸蝕,僅需三、五年小室便銹跡斑斑,甚至穿孔打洞,本應清潔干爽的小室,反被灌滿污水。屆時大量更換小室的費用將使供熱單位難以承擔。鑒于上述問題,申請人于2006年申請并己授權的專利號為:200620089372.7,專利名稱為《快裝式單元調控小室》的專利,其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該申請的箱體是由上、下兩半箱相對扣合構成,每個半箱的體形較大,使得其內外表面積也較大。這樣在生產時,其與模具的粘連面積也較大,不易脫模,脫模后的產品表面也會有疵斑、粘痕等缺陷,難以修補,成品率較低,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時也增加了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效率。特別在冬季生產時,由于氣溫低、產品固化慢,上述現象更為突出,往往需要停工或改善生產條件,這樣不但影響生產進度,而且還會增加額外投資。2、箱體一旦出現損壞,就需要將半箱整體更換,增加了使用成本。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地增加產品成品率、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及使用成本的改進型快裝式單元調控小室。
本實用新型是在專利號為200620089372.7,專利名稱為《快裝式單元調控小室》的結構上進行改進設計而來的。其是一個方箱體,在箱體內安裝有管路、閥門,箱體外留有與外部管路焊接的管接頭,箱體上面的人孔上設有人孔蓋,其特點是:所述箱體是由若干素片通過連接件連接構成。
采用上述結構,箱體由若干面積較小的素片組合構成,由于素片表面積較小,使其與模具的粘結力、握裹力銳減,解決了不易脫模的弊端,脫模后的產品表面也較少出現疵斑、粘痕等缺陷,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還可以全天候生產,不受氣溫的限制。同時箱體上一旦有破損,只需更換相應的素片即可,不但大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維修方便。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載荷試驗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箱體是由上、下部素片10、11及中間素片7通過螺栓8連接構成。上、下部素片10、11各為一塊,并為內凹結構,其邊緣對應地扣合在中間素片7的上、下邊緣上。中間素片7為形狀、尺寸相同的四周上下對稱安裝的8塊。這樣,整個箱體共計采用了10塊素片,僅采用3套模具即可制成,模具費用大為降低。上述各素片連接處均可采用密封膠墊。在上部素片10的上面開有人孔,其一側通過折頁安裝有帶加強肋條的人孔蓋,人孔蓋的另一側安裝有鎖具。人孔蓋的上面還安裝有防滑塊。制作素片的材料采用環氧玻璃鋼,此種材質機械性能好、強度高、較堅韌、耐腐蝕、抗老化、耐水浸、耐冷凍、價格廉、易取材。
箱體大小的確定,主要是滿足箱內空間要求便于操作。實施方式中中間素片的長寬均為0.95米,箱體整體空間高度為1.1米,所以箱體長寬高為0.95×0.95×1.1米,箱體內安裝的管路、閥門偏于一側,占箱體40%空間。這樣,既可使操作人員在箱內動作舒展,無蜷縮不適之感,也盡量使體積限制在最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樂田,未經譚樂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1058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采用納米顆粒滲透技術分散碳納米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自平衡的通流式返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