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答錄機的按鍵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08891.0 | 申請日: | 200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093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文彬 |
| 主分類號: | H03K17/96 | 分類號: | H03K17/96;H04M1/23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許偉 |
| 地址: | 361006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答錄機 按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鍵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答錄機的按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移動電話均朝向輕、薄、短小與美觀華麗的方向設計,為了符合此一設計走向,當今的手機的各零件的尺寸也隨著手機的改變而有所縮減,其中移動電話按鍵面板的縮減幅度為最大。習用的按鍵面板大都為機械按鍵裝置,其可靠性低,結構與整機外觀兼容性差,如圖1所示的移動電話按鍵面板,其具有一薄片型金屬的薄板50,薄板50以蝕刻形成有數相互間隔的按鍵51,于薄板50的底端依序貼附有軟性薄膜52、背光片53與一塑料基座54,塑料基座54的底端且相對于按鍵51形成有數突出的腳柱541,腳柱541與一移動電話的電路面板60相互接觸。當按鍵51被按下時,腳柱541就會壓觸電路面板60,而使背光片53發光,并且使移動電話開始動作。由于號碼的輸入是靠按鍵51與腳柱541壓觸電路面板60實現的,腳柱541具有一定高度,使得按鍵面板無法做的很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厚度很薄、表面無觸點、可靠性高的答錄機的按鍵裝置,其按鍵隱藏在外殼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答錄機的按鍵裝置,它主要由面板、背光板、感應銅鉑、電路板組成;所述的面板呈薄片狀,包括一按鍵部,在按鍵部上標示有各種按鍵圖標;所述的背光板為呈薄片狀的片體,其上平面貼合在面板按鍵部的下平面;所述的多個感應銅鉑貼合在呈薄片狀的電路板的上平面,感應銅鉑貼合電路板的位置與面板上標示按鍵圖標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的電路板貼合有感應銅鉑的上平面貼合在背光板的下平面。
所述的電路板主要由感應觸摸芯片構成,該感應觸摸芯片的輸入端連接由感應銅鉑構成的感應面,其輸出端連接基帶電路。
所述的面板還開設一U形缺口,該缺口用于容納話機的放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面板、背光板、感應銅鉑、電路板組成。所述的面板的按鍵部、背光板、電路板貼合在一起構成一個薄的薄板構件;所述的多個感應銅鉑貼合在呈薄片狀的電路板的上平面,裝配時被夾持在背光板和電路板之間,使得本實用新型厚度很薄。
2、本實用新型將按鍵隱藏在面板按鍵部下,其表面無觸點,可靠性高
3、本實用新型所采用感應觸摸芯片IC為全數字電路,具有全數字自動校正系統,支持防誤觸功能,使用時觸摸點背光會點亮,待機時背光自動熄滅,保持外觀和諧統一。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習用移動電話按鍵面板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答錄機的按鍵裝置,它主要由面板1、背光板2、感應銅鉑3、電路板4組成。
所述的面板1呈薄片狀,包括一按鍵部11和缺口12,在按鍵部11上標示有“1”、“2”、“>”等各種按鍵圖標,該缺口12用于容納話機的放入。所述的背光板2為呈薄片狀的片體,其上平面貼合在面板1的下平面。所述的多個感應銅鉑3貼合在呈薄片狀的電路板4的上平面,感應銅鉑3貼合電路板4的位置與面板1上標示按鍵圖標的位置相對應,其數量也與面板1按鍵圖標數相一致。所述的電路板4貼合有感應銅鉑3的上平面貼合在背光板2的下平面。所述的面板1、背光板2、電路板4貼合在一起,多個感應銅鉑3被夾持在背光板2和電路板4之間,整體構成一個很薄的薄板構件。
如圖4所示,所述的電路板4主要由感應觸摸芯片IC構成,該感應觸摸芯片IC的輸入端連接由感應銅鉑3構成的感應面,其輸出端連接基帶電路。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當人的手指按向相應的按鍵時(不一定接觸),人的手指與由感應銅鉑3構成的感應面就形成感應電容,觸動電路板上感應觸摸芯片IC動作,同時,觸摸點背光會點亮,待機時背光自動熄滅。
本發明的重點就在于:采用主要由感應銅鉑構成的感應電容作為按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文彬,未經劉文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088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