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除塵效果好的除塵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08802.2 | 申請日: | 2007-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878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葉如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桂花 |
| 主分類號: | B01D47/00 | 分類號: | B01D47/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華 |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 效果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塵方法及其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除塵效果好的除塵方法及其設備。
背景技術
除塵設備是一種用于清潔高灰塵工作場所的空氣過濾裝置,一般木作加工廠、沙石加工廠、五金加工廠及粉塵高發場所等均需要配置,主要用于過濾、收集工作場所中產生的灰塵、粉末,除異味。以保護這些工作場所中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現有的除塵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干式布袋集塵方式(如圖1A所示)。目前70%以上的用戶都是采用該方式集成其工作原理是在集成器上的風機1’開動的時候設備里面就形成負壓狀態把室內的空氣粉塵往外抽形成一個通風道,而布袋2’就處于這個通風道的中間,形成一個攔截的作用,把空氣中的粉塵攔截從而達到集塵的作用。該方式存在以下幾個較大的弊端:
①效率低
A、容易堵塞,需要經常清理。
B、當粉塵在布袋表面較多的時候就會通風受阻,使得壓力變小而達不到理想的降塵效果。就要經常清理。
②資源浪費
A、因為該系統的阻力較大,需要較高的風壓才能正常運作,自然需要大馬力電機。
B、由于該系統里的布袋需要經常清理,在清理時容易破損,需要經常更換。③不夠環保
A、在除塵的過程中會有細小的顆粒往外跑,而收集不到。
B、在清理的過程中布袋一動起來容易使灰塵飛揚從而再次地污染了室外的空氣。
2、簡易水池除塵(如圖1B所示)及傳統式的水簾除塵(如圖1C所示)是把車間里面的粉塵通過風機1”直接對水池2”的表面吹或在邊上加噴水3”(如圖1C所示)除塵,在除塵過程中會有以下的不足之處:
①簡易水池除塵法是對水面直吹粉塵與水的接觸面較小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一大部份約50%的粉塵還是會往大氣中污染。
②傳統式水簾除塵雖然在水池邊上加有水簾效果相對會好一些,但是還不夠理想,只能達到65%左右的除塵效果。因為水簾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相當小,由于在風壓的影響下水簾的水很容易往外飛出從而污染了地面及室外空氣,又浪費水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塵效果好、更加節能環保的除塵效果好的除塵設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除塵效果好的除塵設備,它主要由濕簾水墻、風機、水泵、沉淀水池、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組成;所述的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設置在沉淀水池的上方,濕簾水墻安裝在進風通道或出風通道上,風機安裝在出風通道或進風通道上;所述的水泵進水口通過水管與沉淀水池相連通,其出水口通向濕簾水墻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噴水口,該噴水口安裝在濕簾水墻的上方,所述的水泵出水口通過水管連接噴水口。
所述的濕簾水墻采用濕簾紙制成,為瓦楞狀交叉成型,具有多個縱向流通通道和多個橫向流通通道,多個縱向流通通道與多個橫向流通通道分別交叉,其交叉面為一薄壁;所述的縱向流通通道呈S形。
沿沉淀水池上方形成四個側壁和頂面,該四個側壁、頂面與沉淀水池構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
所述濕簾水墻安裝在沉淀水池上方的四周,形成所述的沉淀水池的四個側壁并構成出風通道,四個側濕簾水墻的上方設置進風通道,所述的風機安裝在該進風通道上,進風通道的外緣與四側濕簾水墻的上端面形成密閉連接,沉淀水池、四側濕簾水墻和頂面的進風通道構成一個處理粉塵的空間。
所述濕簾水墻安裝在沉淀水池上方的一個側壁上或三個側壁上,如運用一個側壁應將另兩側壁密閉,構成出風通道;所述的風機安裝在沉淀水池上方的其中一個側壁進風通道上,側壁與頂面密閉連接,所述的沉淀水池、四個側壁和頂面構成一個處理粉塵的空間。(同原理的另一種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導風板,該導風板上端安裝在風機的上方,導風板呈斜向向下布置,其主體大部遮擋在風機風道上,引導自風機吹入的風流向下沖擊水池池面。水墻的頂部與風機上面一側的墻體需要密閉。(同原理的另一種結構形式)
所述的導風板呈向下圓弧彎曲狀。(同原理的另一種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二級沉淀水池,二級沉淀水池通過連通管道與沉淀水池連通,在沉淀水池連通管道的進水口處裝有過濾網;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水管,該水管穿入二級沉淀水池下部,水管進水口安裝一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第二水泵B、補水池和水管B;第二水泵B的進水口通過水管B連接補水池的出水口,第二水泵B的出水口連接水管B,水管B穿過沉淀水池的下部,水管B的出水口對準濕簾水墻的內側,補水池設有水源進口與定位器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桂花,未經林桂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088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