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功能性遮陽帽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07698.5 | 申請日: | 200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671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旭東 |
| 主分類號: | A42B1/18 | 分類號: | A42B1/1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淵源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能 遮陽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遮陽帽,特別是一種最大限度地解放頭發、通風透氣性良好的功能性遮陽帽。
背景技術
現有功能性遮陽帽的技術雖然做到如同摩托車安全帽的結構而能兼顧遮陽和通氣兩種功能,且其頂部支承部分通過改進能明顯減少對人體頭部頭發的壓迫,能明顯減少人體頭部潮濕悶熱和壓迫的不適感覺,但其頭圍帶作為主要構件仍然是整圈設置并呈環狀地整圈地與人體的頭部接觸,大面積壓迫人體頭部的頭發,而這對于炎日天氣下大汗淋漓時的日常防護品來說是極為關鍵的,尚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和較大的改進余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功能性遮陽帽在頭圍帶方面明顯壓迫頭發、阻礙頭發內部熱濕發散的缺陷,提供一種最大限度地解放頭發、通風透氣性良好的功能性遮陽帽,并對帽殼、帽檐的材料、厚度、裝飾、通氣孔的排列等進行了細化,使功能性遮陽帽的舒適性得到進一步改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功能性遮陽帽,包括帽殼和帽檐,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殼上至少頂部開有透氣孔,帽殼的內下沿形狀與人體頭圍形狀基本相符但略大于人體頭圍,帽殼內下沿設有至少兩條間隔布置且與帽殼內下沿具有明顯間距的支撐帶,每條支撐帶的兩端直接固定在帽殼的內下沿;所述帽殼內下沿不設支撐帶的部分和支撐帶共同形成一個與人體頭圍形狀明顯不相符的閉合多邊形;所述支撐帶的部分或全部可適當地伸縮或彎曲變形以適應人體不同的頭圍,通過調節支撐帶的張力可以保持支撐帶對人體頭部的彈性壓力,從而可在不需要頂部支承部分的情況下調節帽體進入人體頭部的深度,保持人體頭頂部與帽殼內壁的距離空間,進而保持人體頭頂部與帽殼之間的通氣通道,使帽殼內部與外界空氣流通順暢,佩戴舒適。
當然,在帽殼內部加設頂部支承部分可以在支撐帶用久變松馳時準確限制人體頭頂部與帽殼頂部的距離空間,并通過頂部支承部分分擔帽體的重量,以減小帽體對頭部的局部壓力,使佩戴更加舒適。
上述遮陽帽設防風系帶,其特殊的設定位置也是為了盡量減少系帶與人體頭部臉頰和頸部的接觸而減少不適感。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與現有遮陽帽的頭圍帶整圈設置并呈環狀地整圈地與人體的頭部接觸、大面積壓迫頭發的結構不同,上述結構的功能性遮陽帽頭圍帶為分段間隔布置呈弦狀的支撐帶,支撐帶與人體頭部呈點狀接觸,帽殼內下沿不設支撐帶的部分和支撐帶共同形成一個與人體頭圍形狀明顯不相符的閉合的多邊形。支撐帶在使用狀態下受頭部的反作用力會撐開成弧狀,但該多邊形與人體頭圍的接觸面積仍然數倍地減小到只有各支撐帶中部的幾個點狀區域,同時使帽體內下沿的空氣通道近半位于支撐帶以內,刻意在頭發和支撐帶之間營造了較大的空間,確保帽殼內部與外界空氣流通順暢,不但明顯地減少了對頭發的壓迫、有利于頭發內部的熱濕發散,而且明顯減少了整帽的重量,而這兩點對炎熱天氣下戴在頭上的防護品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本實用新型在兼顧遮陽和通氣功能的基礎上,通過省略主要構件和改變主要構件的結構、形狀、尺寸、位置、與人體頭部的相互作用等要素,明顯減少對頭發的壓迫面積,減少整帽的重量、減少了對帽殼內部空氣流通的阻礙,采用簡單的辦法達到了極為顯著的效果,改變了人們的長期偏見和固定做法,使功能性遮陽帽的舒適性得到進一步改善,結構簡單、佩戴舒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沿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3是沿圖1中B-B方向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沿圖4中C-C方向的剖視圖。
圖6是沿圖4中D-D方向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8是沿圖7中E-E方向的剖視圖。
圖9是沿圖7中F-F方向的剖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11是沿圖10中G-G方向的剖視圖。
圖12是沿圖10中H-H方向的剖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圖14是沿圖13中I-I方向的剖視圖。
圖15是沿圖13中J-J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至圖3。功能性遮陽帽,包括帽殼1、帽檐2以及兩條對應固定安裝在帽殼內下沿前、后部的頭圍支撐帶31、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旭東,未經李旭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076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溢節能鍋蓋
- 下一篇:板栗脫粒機的脫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