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導光板和具有該導光板的顯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02168.1 | 申請日: | 2007-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409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饒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先鋒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201401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光板 具有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光板。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用于液晶顯示屏幕背光照明的導光板。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小型液晶顯示裝置中,通常使用如圖1所示的導光板,將該導光板31設置在液晶屏幕后方,并在導光板31的兩端部上分別設置有2個發光元件32。如圖1所示的導光板,在其背面具有均勻凸點(圖示略),以起到使從兩端的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在凸點表面發生反射,并從該導光板的出射面出射,從而透過液晶屏幕實現液晶屏幕的背光照明。
但是,如上所述的導光板,通常需要在該導光板兩端分別設置多個發光元件,以提高背光照明的亮度。因此,成本較高,并且在裝置的設計中不得不一起考慮發光元件的布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光板,該導光板不但可以僅在一端設置1個發光元件,而得到與如上所述現有技術中相同亮度,而且,由于元件數量減少,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并使裝置的設計更加靈活。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光板,該導光板為矩形透明板,其正面為光出射面;在其長度方向的一端的中部,具有入射窗;在上述導光板背面具有散射光線的多個凸點;從具有上述入射窗一端至與上述入射窗相對的一端,上述凸點占上述背面面積的比率逐漸增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由于僅僅在其一端設置有1個發光元件,當光線從入射窗入射至導光板,并在導光板內向另一端傳遞時,在背面經過上述凸點的散射而改變方向,并從導光板的正面,即出射面射出,但是,當光線到達另一端時,由于經過之前凸點的散射和在導光板內傳遞的損失,而變得很微弱,因此,通過提高上述凸點占據背面面積的比率可以提高光的反射量,使在光線傳遞到另一端以后還能夠得到較高的出射亮度。
如上所述,改變凸點占據背面面積的比率可以有多種方法,例如,在不改變各凸點的面積的情況下增大凸點的密度,或者,在不改變凸點之間的間距的情況下增大凸點自身的面積。但是,根據上述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優選從具有上述入射窗一端至與上述入射窗相對的一端,上述凸點的面積逐漸增大。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還在與上述入射窗相對的一端,具有形成為鋸齒形的光反射面。由此,當光線從入射窗端到達另一端以后,在設置于另一端的鋸齒型發射面上發生多次全反射后,再次返回到導光板中,并在設置于背面的凸點上發生反射,可以提高入射光線的利用率,從而提高出射光的亮度。而且,還優選在上述入射窗一端的導光板的兩個角部,具有角部反射面。由于在入射窗端的兩個角部是光線照射最少的部位,因此,通過在該位置上設置角部反射面,可以將從鋸齒型反射面反射回來的光線在該角部再次反射,從而提高該角部反射光亮度。另外,還優選在所述導光板的背面,形成在所述角部反射面的附近區域上的所述凸點,與形成在所述導光板背面上的其他所述凸點相比,面積較大。并優選在所述導光板的出射面,所述角部反射面的附近區域上,與形成所述散射凸點的區域相對應,形成有皮紋。利用該皮紋,能夠進一步提高在角部附近的散射光強度,從而提高在此附近的背光亮度。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導光板的顯示裝置,該導光板設置在顯示面板的后方,并在該導光板的一端入射窗位置上設置發光元件。
利用如上所述導光板,可以僅在導光板的一端設置一個發光元件,而達到與以往的導光板相當的出射光亮度,因此,可以降低裝置的生產成本,并使裝置設計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以往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的簡要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的背面凸點形成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背面的入射窗端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出射面的入射窗端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先鋒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先鋒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021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