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創腰椎手術的撐開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02115.X | 申請日: | 2007-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476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薛紹剛;張仁坤;龍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32 | 分類號: | A61B1/32;A61B17/02;A61B17/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俊波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腰椎 手術 撐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微創腰椎手術的撐開裝置,尤指一種可于施行微創腰椎手術時達到傷口小、組織破壞少,且可安全保護神經組織以避免反復的人為撥弄,并可于不切斷肌腱的情況下將肌肉勾開,形成清楚且廣范的手術視野的微創腰椎手術的撐開裝置。
背景技術
腰椎病變如椎管狹窄或椎間盤突出等(Herniated?disc),經常會造成嚴重的坐骨神經痛(Sciatica)、跛行或神經病變,此類患者部分的確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然而漫長的復原期及復健常導致患者猶豫是否欲進一步施行手術,因為傳統的手術路徑(如圖1及圖2所示)是經由背部的正中線,切開筋膜(Fascia)及棘上韌帶(Supraspinous?ligament),再將脊椎4旁的肌肉41以工具42沿著骨膜撥離,并以勾具43勾向二側固定;如此一來,許多附著于脊椎4上的肌腱必須切斷,而傳統的椎板切除術(laminectomy)又必須將椎棘及棘間韌帶(Interspinous?ligament)切除以達到使神經減壓的目的,因此造成患者部分椎骨及肌肉肌腱受到破壞,以致有下列缺點產生:
1.完成肌肉縫合的手術后,肌肉及肌腱無法貼復回解剖前的原來位置,不符合人體背部肌肉運動的自然生理。
2.死空間(dead?space)過大,易造成手術后的粘黏(epidural?fibrosis),以致術后效果大打折扣。
3.棘上韌帶、椎棘及棘間韌帶遭到切除,易造成術后脊柱(spinal?column)的不穩定。
由于上述傳統手術存有諸多缺點,因此便有使傷口小及組織破壞少的微創手術應運而生,目前所使用的微創手術(如圖3所示),一般稱為內視鏡手術,該內視鏡手術的方式是以一直徑約2cm的套筒5穿過脊椎51旁的肌肉52,再于該套筒5內穿設微型攝影機53,進而將視野傳達投射至顯示器屏幕上(圖中未示),通過工具55置于套筒5內來施行手術,如此,可改善上述現有結構的缺點,達到傷口小及組織破壞少的優點。
但就該微創手術而言,當套筒5穿過脊椎51旁的肌肉52而落設于所需的位置時,常會因該套筒5的一端緣受制于脊椎51的形廓而造成干涉阻礙,使套筒5的端緣卡到脊椎51,且手術進行時,醫療人員僅能從直徑約2cm的套筒5內得到有限的手術視野,而該套筒5內又同時穿設有手術所需的工具55,因而造成手術進行時,存有太多的視野死角,不但無法對神經產生減壓,對醫療人員而言,也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以此方式施行所需的微創手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缺陷、避免缺陷存在而提供一種微創腰椎手術的撐開裝置,可通過承載機構上的滑座機構配合至少二外側肌肉勾拉機構、一內側肌肉勾拉機構及一神經勾拉機構移動至所需的位置及高度,而于施行微創腰椎手術時達到傷口小、組織破壞少,且可安全保護神經組織以避免反復的人為撥弄,并可于不切斷肌腱的情況下將肌肉勾開,形成清楚且廣范的手術視野。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創腰椎手術的撐開裝置,包含有一具有環形導軌的承載機構;多數活動設置于環形導軌上的滑座機構;至少二分別組裝于相鄰兩滑座機構上的外側肌肉勾拉機構;一設置于其中一滑座機構上的內側肌肉勾拉機構;及一設置于另一滑座機構上的神經勾拉機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顯著的:本實用新型的微創腰椎手術的撐開裝置可有效改善現有結構的種種缺點,可利用承載機構上的滑座機構配合至少二外側肌肉勾拉機構、一內側肌肉勾拉機構及一神經勾拉機構,而于施行微創腰椎手術時達到傷口小、組織破壞少,且可安全保護神經組織以避免反復的人為撥弄,并可于不切斷肌腱的情況下將肌肉勾開,形成清楚且廣圍的手術視野。
附圖說明
圖1、2?為傳統手術的施行示意圖。
圖3????為目前微創手術的施行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滑座機構的外觀立體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滑座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滑座機構的側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滑座機構的前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外側肌肉勾拉機構的外觀立體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外側肌肉勾拉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10A??為圖10的連接單元的分解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連接單元的部份剖視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內側肌肉勾拉機構的外觀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021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壓透明視窗燃燒室
- 下一篇:高效、低溫升的電磁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