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000540.5 | 申請日: | 200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05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魏昌進;楊安金;葛利俊;閔慶利;顧芳;曹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港油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港油田集團中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3/00 | 分類號: | B60P3/00;B62D33/06;B62D63/04;E21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維寧 |
| 地址: | 300280天津市大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塊 鉆井 裝備 運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開采設備的運輸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在陸地或在海上平臺、人工島上進行叢式井作業的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開采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人工島或陸上進行叢式井作業的增多,特別是在人工島上叢式井開采數量的大幅度增加,目前在一個人工島上打井數量已由原來的十幾口、數十口發展到上百口乃至數百口。為了滿足大數量鉆井作業的需要,多采用模塊式鉆機作業,即將鉆井裝備劃分為若干個模塊,根據作業需要將模塊進行搬運。常規的模塊鉆井裝備搬運方式是將每個模塊裝備配備一套運輸車輛。由于人工島上作業井數多,有時還需要2部或2部以上鉆機同時作業,因此模塊裝備的數量也增加,若每個模塊配備專用的運輸車,將大幅度提高車輛投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人工島上模塊式鉆井裝備搬運需要多部運輸車,一次性投入大的不足,提供一種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包括運輸車、底座,底座和基座上下平行放置;底座和基座由支腿和液缸連接,支腿和液缸位于底座和基座的兩個側面;支腿的兩端由銷子I與底座、基座連接,液缸的兩端由銷子II與底座、基座連接;液缸伸出后的長度大于支腿的長度,支腿的長度大于運輸車的高度;液缸由液壓站提供動力。底座和基座單側的支腿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液缸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液缸的伸縮方向一致且同步。液缸收回時,底座的下表面坐于基座的上表面。液缸伸出時,兩個支腿與底座、基座呈平行四邊形或矩形。運輸車為雙車頭寬幅組裝式,2個車頭分別位于車的兩端。運輸車為雙車并列,一個車的車頭與另一輛車的車尾并列,兩輛車由連接架連接,同步控制器控制運輸車的運行方向。
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合理,能夠滿足人工島上模塊鉆井裝備運輸需要,大大降低運輸車輛的投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運輸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位于高位穩定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位于低位穩定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雙車頭運輸車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雙車并列式運輸車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俯視圖。
圖中:1.銷子I,2.銷子II,3.模塊式鉆井裝備,4.底座,5.支腿,6.基座,7.液壓站,8.液缸,9.運輸車,10.車頭,11.運輸車平臺,12.車身,13.連接架,14.同步控制器,15.車頭,16.車尾。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和圖7。模塊式鉆井裝備運輸裝置,包括運輸車9、底座4,底座4和基座6上下平行放置;底座4和基座6由支腿5和液缸8連接,支腿5和液缸8位于底座4和基座6的兩個側面;支腿5的兩端由銷子I1與底座4、基座6連接,液缸8的兩端由銷子II2與底座4、基座6連接;銷子I1、銷子II2與底座4、基座6為可轉動的定位連接;液缸8伸出后的長度大于支腿5的長度,支腿3的長度大于運輸車9的高度;液缸8由液壓站7提供動力。底座4和基座6單側的支腿5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底座4和基座6單側的液缸8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液缸8的伸縮方向一致且同步。底座4上有液壓站7和模塊式鉆井裝備3。
參見圖4。當模塊式鉆井裝備3處于工作狀態時,液缸8收回,支腿5放倒,底座4處于低位穩定狀態,底座4下表面坐于基座6的上表面,基座6平穩坐于工作地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港油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港油田集團中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大港油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港油田集團中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0005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電控制配氣系統
- 下一篇:一種提高蒸汽發電效率的裝置及方法





